未来,中国博物馆发展10大趋势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8-13 11:49:18  来源:《文博学刊》  作者:翁淮南
核心提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在新质生产力视阈下,本文探析中国博物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进程中呈现的十大趋势。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在新质生产力视阈下,本文探析中国博物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进程中呈现的十大趋势:


  一、发展道路上凸显中国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新质生产力视阈下,中国博物馆的发展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始终张扬着独特的个性,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起源于西方,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博物馆在发展进程中烙上了西方和苏联的印迹。但是,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因此中国博物馆要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从2012年的3866家增加到2023年的6833家,平均每1.2天新增1家博物馆。目前,中国博物馆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已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博物馆体系。展望未来,“中国化”将成为中国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底色。


  其一,坚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同时也是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探索博物馆发展趋势,中国博物馆将避免文化自大和文化自负心态,始终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


  其二,履行中国人的文化使命。博物馆要始终成为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始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其三,形成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中国将建成与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世界博物馆强国,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收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传播中心、教育中心、文创中心和人才中心,积极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发展布局上凸显区域化


  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高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后,14亿人口的基数将会为博物馆消费提供强劲动力。中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以及丰富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


  此外,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博物馆联盟等相继落户中国。这些优势资源有助于中国博物馆走在全球博物馆前列。


  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中国博物馆2023年举办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吸引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头部博物馆一票难求是常态。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区域博物馆还在为生存而努力,这反映出当前博物馆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这一现象说明,一方面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博物馆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增加,另一方面高品质博物馆的数量仍显不足。区域博物馆是凝聚社会的工具、跨文化对话的舞台、区域认同的催化剂以及线性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者。国际博协2019年京都大会通过“关于可持续性与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决议,将区域博物馆作为其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


  事实上,没有“当地人”参与的社会文化生活,不可能有名副其实的可持续发展。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博物馆应注意做好区域配置和优化布局工作。


  其一,围绕文化带布局。中华文明是在“河流”中孕育的。2021年中国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如北京周口店遗址、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广东“南海Ⅰ号”沉船等。此外,最近发现的淮南武王墩墓等国家文物局发布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都靠近水源、降水线和河流、海洋,并且散布在黄河文化带、长江文化带、珠江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上。


  其二,围绕经济带布局。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作区、粤港澳大湾区、黄河生态保护与发展协作区将有更多博物馆出现,如郑州、太原、青岛都提出建设100座博物馆的目标。


  其三,博物馆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博物馆开始跨区域建设分馆,如故宫博物院、浙江自然博物院等。它们借鉴国外博物馆的做法,以总馆为中心,把统筹管理与分散运维有机结合起来,既强调标准统一、资源统筹,又注重分馆经营自主、业务自立,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品牌、藏品、展览、人才和研究优势,最大限度服务区域文化建设。


  其四,博物馆呈现差异化发展特征。一些博物馆突出自身优势,打造个性化品牌,避免了同质化,尤其近年来非国有博物馆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博物馆的差异化发展。随着卓越博物馆发展计划的实施,一些省级、重要地市级博物馆因地制宜,实现特色化发展,一些中小博物馆加强机制创新,有效盘活了基层文物资源。


  三、观众服务上凸显人性化


  2023年国庆节假期,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常设展厅中的“沉思罗汉”陶瓷雕塑成为景德镇最火爆的打卡点。“沉思罗汉”与亚丑钺、东周足形金饰一道,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出圈,反映的正是当前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以及通过更年轻化、更自信、更风趣的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传播。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能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中国博物馆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改进服务,提升参观体验。


  其一,从宏观层面看,主要表现在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中国博物馆将重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其二,从中观层面看,主要表现在为更多的跨语言、跨国界、跨文化的海外群体提供服务。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化服务,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国际化服务。2023年9月,“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特展在香港开展,展出120件距今4500—2600年的青铜器、玉器、金器、陶器等文物,其中近一半展品为2020—2022年在三星堆遗址发掘出土的新文物。截至2023年末,该展览接待17万余名观众,日均客流量创造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馆以来的新纪录。该展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国博物馆的国际化服务和传播。


  其三,从微观层面看,人性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价值理念上,它更加突出以观众为本。曾经“观众—藏品—空间”关系是博物馆的主题,博物馆进入新时代以来,强化社会参与,履行社会责任,公共文化机构属性的“藏品—观众—空间”关系愈加凸显。科学探索、模拟制作、示范表演、志愿讲解、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学术研讨等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使更多的观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人性化服务将提升观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藏品来源上凸显体系化


  中国考古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和区域博物馆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一些传统大馆对文物资源的垄断,但也引发了一些关于藏品资源分配的争议。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藏品是博物馆持续发展、走向未来的基础。藏品的体系化收藏和“原境”配置,是中国博物馆走向未来的必然趋势。


  一是集中体现“三种文化”的完整性,藏品将更加丰富和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脉相承、延续发展、不断升华的,它们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主体与主流。“三种文化”相关藏品的完整性、系统性,将直接决定中国博物馆未来在世界博物馆界的地位和影响。


  二是对反映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海外藏品的收藏将形成体系。目前,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不断实现突破,一些规模较大的博物馆成立了海外文物征集部门。海外藏品能体现相应区域文明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利于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三是考古将会持续有新发现。出土文物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是体现人类文明发展和历史记忆的见证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积累,在中华文明探源和“一带一路”等重点考古领域,文物将会逐步形成系列。


  四是数字化藏品的体系化。包括对现有藏品的数字化处理,数字藏品和音像藏品的收藏等。


  五是随着国力增强,社会上将会出现更多的藏品捐赠人和捐赠单位,这些藏品都会丰富中国博物馆的藏品体系。


  六是文物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管理。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属于我们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实施预防性保护,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五、展览展示上凸显多样化


  新质生产力是高科技赋能的生产力。目前,许多博物馆都设置了数字展厅或云展馆,将展览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给更多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反映毛泽东生平和光辉业绩的革命纪念馆,每年接待观众600万人次以上。2023年12月24日,“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数字展馆正式上线。该展馆融合5G云计算、三维建模、分布式渲染等技术,实现具有强烈真实感的线上观展体验。


  据统计,数字馆正式上线仅3个月,浏览量达到近100万。此外,通过裸眼3D技术打造的线下元宇宙沉浸式体验,让更多文物以3D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全方位展示文物,让观众更深入地体验红色文化,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引流。


  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产品和核心竞争力。新时代,现代化强国目标推动中国博物馆从藏品中心跨向“展览为王”时代,更加突出展览展示这个主责主业,展览呈现多样化趋势。


  一是任务的多样性。通过“三种文化”展览传递的信息,不仅回应了中国人的关切,也对解决人类问题有重要价值,从而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将被更多地提炼和展示出来,不断用中国视角展出更多精彩的有内涵的中国故事。


  二是手段多样化。通过多样化手段,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些手段有传统的、现代的,有线上的、线下的,有线性的、非线性的,有单一的、融合的,但目标都是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随着AR/VR/MR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差异化越来越凸显,策展理念愈来愈新颖,中国博物馆将走出“千馆一面”和形式上“大而全”的境况。


  三是内容多样化。面对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多元与一元、时代性与民族性、趋同与求异的需求,展览内容的生产出现精品化和大众化两种趋势,并出现更多引起全球关注的经典展览和品牌展览。


  四是形式多样化。除传统的展厅展示外,更多的藏品和展览走进网络、走上“云端”。其中,新概念展览数量不断增加,“云看展”“云游览”将为观众带来更多新体验,把“博物馆带回家”变成“在云中看博物馆”。


  五是展览“活起来”。“活起来”的核心是“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丰富全社会的文化供给。“活起来”是形式更是内容,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能,为展览“活起来”提供了诸多可能。


  六、社会教育上凸显分众化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传承历史与启迪未来,是中国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文脉悠悠,气象万千,以博物馆这所“大学校”为依托,各大文博场馆发力创意策划,文化供给不断丰富。


  2023年国庆节,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发布实景动漫短片《梦圆富春江》。短片采取拟人化手法,将浙江省博物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的前半卷《剩山图》和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后半卷《无用师卷》幻化为Q版古风小精灵“无用师”和“剩山”的动漫形象,巧妙地将文物元素与航母编队、歼–2战机等军事元素相融合,以《富春山居图》为载体阐释“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中华情,成为2023年度博物馆海外传播的重要案例。


  20世纪70年代,教育从博物馆业务的边缘走向核心。如今,越来越多人在闲暇时间走进博物馆,通过文物和展览来了解历史。博物馆应充分发挥教育、研究功能,助力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60%以上的旅游者将博物馆作为文化休闲目的地。


  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博物馆供给和需求产生变化,进而让这所“大学校”凸显分众化趋势。


  一是大众化。以增加和传播知识、提高审美情趣为宗旨,把“所有的人”视为教育活动的对象,开展面向全年龄段和全体国民的全域博物馆教育。服务“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以及“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要求,中国博物馆将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教育,持续推进文化知识和科学理论的大众化。


  二是细分化。即兼顾教育的包容性和公平性,为小众群体提供教育服务,如专门到特殊教育学校、劳教所等特殊场所举办展览或讲座,对不能来馆参观的病人、残疾人、高龄老人提供专门的线上讲解服务。


  三是对象化。配合国家重大节日、重大庆典、重大主题教育,为特定人群特别是近亿的党员群体定制专题教育。同时,加大力度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四是多元化。聚焦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更加突出社会教育活动的导向功能,并将其贯穿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


  五是分散化。文化解释权是博物馆的核心权力。未来,中国博物馆的文化权威角色将会被弱化,捐赠者和观众的积极参与使文化解释权呈现分散化趋势。不管如何分散化,中国博物馆都要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更好地传承国家文化基因,更充分地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六是互动化。更多的主动权转移到受众手上,出现了更多的信息选择和信息互动。


  七、文化业态上凸显生态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质生产力追求的新业态。国际建筑大家贝聿铭操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是传统江南印象与现代建筑风格有机结合的“巨型展品”,成为苏州市经久不衰的爆款IP,是国内外游客到苏州旅游必去的打卡地,也成为中国博物馆海外社交媒体传播案例中的“常青树”。2023年度仅社交媒体上关于苏州博物馆建筑的讨论就达上万次。


  在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战略的牵引下,中国博物馆积极“引导新型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凸显新型文化业态,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走向深度融合。中国各类博物馆正在实施“博物馆+”计划,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等其他业态的融合,如博物馆+网络媒体、影视等,甚至博物馆+房地产、酒店、餐饮、娱乐等综合业态。“博物馆+”还推动了文创产业的发展,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正迎来黄金时代。


  二是绿色功能拓展。社会的信息化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博物馆的绿色转型,积极服务“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


  三是形成新型文化生态圈。坚持全球视野,以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为中心,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圈和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文化地标。


  四是提升文化业态品位。如今,博物馆已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枢纽。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新型文化生态圈将不断扩展,文化业态品位也将不断提升,助力国家整体文化品位的提升。



  八、对外交流上凸显客厅化


  2023年9月,在孔子博物馆举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设立世界文物(博物馆)分论坛。孔子博物馆从全球影响力角度寻找突破点,跳出传统儒学的局限,让儒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等学科的学者齐聚一堂,令其荣登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海外影响力专题类博物馆榜首。


  办好文化客厅,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中国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是主动有效参与博物馆国际治理。中国博物馆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博物馆间的交流,有效参与博物馆国际治理。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牵头成立“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博物馆联盟”“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等。


  二是主动设置议程,引导国际话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立了以普及南京大屠杀历史知识为目的的非营利性公益学校—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学校累计举办培训班80期,参加的学员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挪威、日本、韩国、波兰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5000多人。2023年9月,“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守护世界遗产,开展和平教育”从全球近百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授予2023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探索之星奖”,这是国际权威组织对南京大屠杀史实及南京为传播和平所作贡献的认定。


  三是积极拓展文物对外交流平台。着力打造一批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文物外展品牌,争夺文化解释权,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发展。通过借展、互换展览、多地巡展等方式,多渠道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九、信息传播上凸显消费化


  新质生产力带来新型数字消费。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的主人“喜”的3D复原头像;山西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的乐师们再现壁画《夫妇宴饮图》中的古乐演奏场景;山东博物馆将齐国乐舞俑进行了数据采样,以3D虚拟动画方式,还原齐国乐舞场景;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通过数字手段将《富春山居图》打造成高5米、长40米的长卷投影,让观众有“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感受。马克斯·韦伯(MaxWebber)认为,社会科学关注的是理解。


  在传播学中,受众主动选择使用媒体,并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和消费,趋向人性的、短暂和受情景限制的叙事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的理解。


  从受众消费视角看,传播过程实际成了“信息消费、信息生产、信息流通、信息再消费与信息再生产”的循环过程。这种信息消费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能实现消费自身的再生产。


  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媒介消费的新时代。因此,受众信息消费思维为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塑造中国博物馆良好形象打开了新思路,呈现了新前景。


  一是从信息生产视角看,通过规模化和差异化生产,中国博物馆信息生产实现了量的最大化,形成“有合有分、既多又异”的交互性内容,可满足不同群众需求。信息是话语权的核心,包括“意义”和“符号”。对意义的编码,突出了包括中国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的“意义”。对符号的编码,远离“另类”,走出“他者”,提炼了中国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体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


  二是从信息传输平台看,云媒体、融媒体、自媒体和众多海外媒介成为增强中国博物馆传播力的新机遇。


  三是从信息营销视角看,中国博物馆的公信力在客观、高尚、权威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是从信息调控视角看,中国博物馆从宣传时代、传播时代跨入消费时代,成为事实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超市”,信息的生产能力、传输能力、营销能力、消费能力实现飞跃。


  十、组织治理上凸显智慧化


  “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要求。随之,中国博物馆的组织管理水平也将同步提升,最终建成设施智能化、数据融合化、管理高效化、服务精准化、安防协同化的“智慧化”运营服务体系。


  一方面,社会公众文化需要层次的提高促使博物馆向智慧化发展,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支撑着博物馆向智慧化转型,博物馆自身承担的功能也推动博物馆智慧化的不断升级;


  另一方面,伴随着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的多元发展,中国博物馆的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将出现扁平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


  组织管理的智慧化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管理精准化。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认为,研究“优势”比研究“竞争”更有意义。中国博物馆要充分利用我国优势战略资源,树立中国博物馆建设的“质量意识”,坚决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加快形成推动中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方式、政绩考核方式,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不断将中国博物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中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优势,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各项工作保障水平,实现全面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管理标准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建立一些应用系统,而是在统一标准体系指导下的一整套“人+物+应用+管理”的多端融合体系。


  三是管理开放化。适应数据信息环境,通过对博物馆的整个管理体系进行格局重塑、流程再造与组织重构,打破传统博物馆管理体系封闭分割的“烟囱”现象,以及传统博物馆在保护、研究、展示、阐释文物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存在的创新瓶颈,实现中国博物馆大系统和博物馆内部部门之间的顺畅沟通和高效协同,从整体上提高效率。


  四是管理系统化。构建信息化大安全体系,确保中国博物馆运行系统的整体安全。


  五是投入持续化。智慧博物馆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要不断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更大幅度地提升包括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运维等能力在内的信息化水平,进而提升中国博物馆的总体智慧化水平。


 
标签: 博物馆

本文标题: 未来,中国博物馆发展10大趋势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55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