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作为佛教艺术,要欣赏了解,首要的基础是把握佛教艺术的题材,以及这些题材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内涵的方法。
欣赏装点洞窟的塑像和绘画之前,先要把握洞窟的形制。洞窟的空间、结构,是洞内布局安排的一大关键。敦煌石窟开凿时间长达一千年,因此洞窟形制也随着佛教思潮和崇拜方式,因此洞窟形制有供僧侣们生活和坐禅修行的禅窟,以及供信众绕柱观佛像的中心塔柱式石窟。
敦煌石窟因不是石雕,洞窟内的塑像主要是木或石胎泥塑,彩绘壁画亦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就使其比石雕的石窟更容易细腻表达人物神态、社会生活。
敦煌的塑像大多位于洞窟重点位置,佛、菩萨、弟子、金钢、力士等为题材,这些神祇虽然或多或少受佛教造像的规定限制,但塑造者往往能独出心裁,在细微处寄托情感。如盛唐第45窟西壁龛内保存的一铺完整的七身彩塑,以如来为中心,两侧分别站着弟子、菩萨、天王。阿难双手抱于腹前,身披红色袈裟,内着僧祇衣,衣纹的刻画简洁、单纯,胯部微微倾斜,神态安祥,在恭谨中透出青年的朝气。
迦叶则老成持重,颇具长者风范,他一手平伸,一手上举,慈祥的眼神中充满睿智的光彩。这些彩塑写实性很强,艺术家们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妇女、将军等形象来塑造菩萨、天王,于是这些神看起来格外可亲。另外,艺术家非常注重雕塑的群体性,这些彩塑一铺多则五六身,多则十几身,层次丰富,彼此呼应。以佛为中心,左右对称排列;目光俯视,参观者会发现每身塑像都在慈祥地看着你。
而每一身的动作又各不相同;阿难双手抱在胸前,显得忠厚、谦恭;迦叶扬手似乎正在说什么;两身菩萨都一手伸出,一手下垂,显得漫不经心;天王则是表情激昂,肌肉紧绷。这一动一静、一松一紧,各具性格却又统一在佛的周围,产生了极强的艺术魅力。
从上述情况,亦略可见敦煌发展千年的艺术作品里,西域的风格固然在敦煌有相当表现,但中土的艺术也传播于此。政治混乱,南北分裂时代,南朝的人物画的秀骨清像风格了能影响到敦煌,统一的时代,中土的影响更无与伦比,因此初唐侯君集大军及于西域高昌,打通了丝绸之路,或可说明敦煌初唐艺术风尚出现变化的原因。
除了中土影响可以区分出不同时代,不同流派风格之外,西藏或西域的影响也能一一辨出:中亚、波斯的西胡风格一脉,印度经西藏的藏传佛教风格一脉,与乎河西的西夏、新疆的回鹘,在唐的基础上的变化,也有时代确凿的作品供今人欣赏研究。因此敦煌以多民族活动的地缘特色,留下一个多民族艺术宝库,不光可见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轨迹,也可了解中国与亚洲各国的艺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