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单体构成,从下到上可以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个部分。其中屋顶位于上段,最为引人注目,是古建筑的特色所在。它造型优美,形式多样,或庄重,或轻盈,既有皇家宫殿的朱檐碧瓦,也有江民居的水墨风情,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五立面”。
屋顶主要的形式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攒尖式五种,根据檐口层数又可分为单檐和重檐。在古代封建礼制的影响下,屋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其规格等级排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庑殿顶
由前后左右四个坡面以及五条屋脊组成,又称“四阿顶”、“五脊殿”。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式样。常用于宫殿、坛庙等重要建筑,如天坛祈年门、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重檐庑殿顶更为隆重,用于皇宫及孔子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苏州文庙大成殿。
歇山顶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建筑等级中仅次于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常见于寺庙、次等的宫殿建筑,如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故宫乾清门。重檐歇山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坛庙式建筑,如故宫太和门、苏州玄妙观三清殿。
硬山顶
双面坡屋顶的一种,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封住檩头。随着明清时期房屋墙壁广泛使用砖砌以后大量采用,形式较为单一。其建筑等级低,通常只用于民居建筑。
悬山顶
同样是双面坡屋顶。和硬山不同之处在于,其屋檐两端悬伸出山墙外。但挑出部分易遭风雨侵袭,在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的江南地区不适用,故有“江南无悬山”的说法。建筑等级较低,多用于民间建筑。
攒尖顶
屋顶形状为锥形,没有正脊,只有数条垂脊交汇于顶部的一点,上覆“宝顶”,常见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顶以及圆顶。无等级划分,主要应用于亭、阁、塔等景观建筑,也有较为特殊的高等级建筑,例如采用三重檐攒尖顶的天坛祈年殿。
其他
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卷棚、扇面顶、盔顶、穹窿顶、十字脊式顶等多种形式。部分形式是由基本顶相互组合、穿插,派生出来的特殊顶。部分则是因各地的地理、气候、生活习惯不同,独立发展出来的。
屋顶的结构较为复杂,古代工匠运用当时的材料与技术,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实现了艺术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一)搭设木构架
为了承托古建筑庞大的屋顶,首先要搭设木构架。木构架的构件繁多,其中主要包括垂直承重的柱,进深方向的联系构件梁,开间方向的联系构件枋和桁。由梁、柱、枋相互穿插形成框架,框架上部层层重叠,逐渐缩短,柱头上搁置桁条,最后在桁上排列支撑屋面的椽子。
(二)屋面筑底
“屋面筑底”是在木构架上进行的铺垫工艺,用于形成屋面底层。因气候不同,南北方在“屋面筑底”的做法有着较大的差异。
北方官式建筑的做法是,先在椽子上铺木望板,再在望板上逐层铺设竹麻、灰背层、泥背层等,增加厚度,以加强屋面的防水保温性能。
南方地区气候温和,保温的需求较小。而且潮湿多雨,如果同样使用望板和灰泥,中间层很容易腐朽。因此南方建筑直接在椽子上铺设不易糟朽,寿命较长的望砖。
(三)瓦件铺设
屋面底层完成之后,就要铺设瓦件了。瓦件是直接接触外界,防止雨水渗漏的重要构件。
根据材质,可分为琉璃瓦屋面和布瓦屋面。布瓦就是指黏土烧制的小青瓦,而琉璃瓦是通过二次烧炼,表面施釉的高级瓦材,色彩鲜艳,光泽好,多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屋面。
我们把下凹摆放的瓦称为底瓦,上凸摆放的称为盖瓦,盖瓦搭在两底瓦之间,共同发挥导水的作用。盖瓦采用“花边瓦”封檐,底瓦采用“滴水瓦”封檐。
实际施工时,先要找出屋面的横向中点,做好标记,保证瓦件居中对称,再以此排出每一垄瓦口的位置,按从上至下、从中间向两边的顺序依次铺设。
(四)砌筑屋脊
屋脊是古建筑对于屋面交界线的特殊处理而产生的构造形式。瓦件在屋顶相临坡面交汇,处理不好容易漏水,因而需要砌筑高耸的屋脊,勾抹严实,保证屋顶的密封性。
屋顶最初的功能仅仅是为了遮风挡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淀,逐渐成为了古建筑的标签。屋顶凝结了匠师们对造型艺术的思考、对木结构的灵活运用,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