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里的数字智慧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10-09 11:39:27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紫禁城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规划和设计蕴含着我国古代工匠的诸多科学智慧,而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建筑营造过程中融合的数字智慧。

  紫禁城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规划和设计蕴含着我国古代工匠的诸多科学智慧,而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建筑营造过程中融合的数字智慧。


  中国古代数字有阴阳之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数字9是最大的阳数,九五之尊的皇帝住在紫禁城里,数字“9”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种数字符号,更是衡量等级地位的尺度。“9”的谐音为“久”,意为“永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皇权长存、永恒不衰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数字9


  紫禁城中外朝部分宫殿数量皆为阳数,而内廷部分宫殿数量则皆为阴数。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古代常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一般认为,故宫内房间数总共为9999.5间,也隐喻“九五之尊”之意。


  在中轴线上的皇帝用房,都是面阔9间,进深5间,含九五之数(不过,太和殿作为紫禁城最代表权力中心的建筑,采用的是十一开间这种独一无二的形式)。


  紫禁城的大门钉,一般是9行9列,九九八十一颗。故宫大殿的台阶一般由九级组成。


  保和殿后面的大石雕上,雕刻了9条龙。据《周礼考工记》,“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保和殿后面有一座建筑叫九卿房,便取自“九卿朝焉”。


  宫殿顶上的小兽,最多为9个(太和殿的檐脊有10个)。故宫中的许多门洞、窗户、楼梯间等都有九个石框,九个柱子或者九个木条,这也是为了象征皇权的长久和永恒。



  珍宝馆前著名的“九龙壁”,上面雕刻着九条不同形态的龙,壁面由270块组成(含九),寓意着九五之尊(皇帝)的威严和尊贵。


  紫禁城最复杂的角楼,结构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全是9的倍数。


  故宫由汉白玉石或城砖铺就的地面,从午门到太和殿,这条御路上汉白玉石头的数量非常有讲究:从午门到太和门前金水桥最南端,御路上的汉白玉石一共是十八块,而从金水桥北端到太和门前,则一共有三十六块汉白玉石,都是九的倍数。


  故宫中有一口古井叫“九龙井”,相传其中有九条龙在护卫着皇城秘境。


  数字5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五行学说里,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充盈天地,相生相克,让世间万物不断运动和转化。维系着自然的平衡。


  金对应西方,对应白色。西华门一带,是太后、太妃养老的地方,是生命收敛之处。


  水对应北方,对应黑色。藏书的文渊阁最怕火,便以黑色的瓦片克制火灾。


  木对应东方,对应绿色。东华门一带,是皇子生活起居的地方,是皇家未来的希望。


  火对应南方,对应红色。皇家宫殿一律坐北朝南,宫墙油为大红之色。


  土对应中央,对应黄色。是帝王之色,“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疆土是国家之本。



  数字7


  天上的北斗七星,抬头即是。它们与北极星遥相呼应,带领群星,运转不息。


  传说,天帝控制了北斗七星,便可统御天庭,掌管万物。北斗七星如同一根权杖,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北斗七星的名字,分别为天枢、天玑、天璇、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天上的北斗七星,在紫禁城便对应了中轴线上的七座宫殿,也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钦安殿。


  当人间的皇帝坐在太和殿的宝座上,以金水河为银河,以七大殿为北斗七星,以自己为天子,天上人间,哪里还有什么区别?


 

本文标题: 中国传统建筑里的数字智慧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69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