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纹”,即宇宙、自然山川和生物之纹理,由纹而“文”,仓颉依鸟兽之迹而造字,观形取象,而成文字的形、色、声、意。“文”既有其形态之美,又有意韵之美。文化即在此意义上生发光大,陶冶性情,从文而教,因文而艺。从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服饰器物到文章制度,人文的意义突出在“文而化人”的全面培育。
中国文化的一致性是建立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上,“文”涵盖了伦理、审美、玄学的各个层面,同时奠定了稳固的大一统社会格局。封建社会以文取士的科举制度维持了长久的、高度的审美意识、社会伦理和工艺技术的古代文明。
传统建筑作为华夏艺术的一个分支同样展现了“文彩斐然”的特质:成为立体的行草诗画,无声的雅韵飞天。中国建筑发展形成了历时几千年的稳定格局。这一长时间的建筑文化空间的审美沉淀养成了中国建筑乃至城市的独特人文价值。
1建筑法式
纹从线来,太极八卦从抽象形数之线中演绎出中国文化精深之义,数与形相辅,形与意相承,方圆、等级、对称、奇偶共同对应天地人事。“周尚文”,周公制礼在历史上建立起了从玄学认知、礼教制度到器物品级的社会文化基础。《周礼·考工记》对城建的规定也反映了礼制形式的数形对应。
在文字上,春秋诸子百家文章已成为中国文字的经典,不仅形式上声韵铺排,隐喻转承丰富,而且名制完备,意理深厚。孔子春秋微言大义,名不名与德不德相应,建筑礼乐因而兼具德化明伦的意义。秦统一后书同文,开启了大一统的文治礼教。建筑也在统一的王朝中更加恢弘壮丽。
西安半坡村遗址复原图距今历史:5600-6700年
1.1方圆型制
建筑从穴、巢、到帐篷、茅屋,进而登上高台而成为一独特人文景观。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建筑从单纯的遮风避雨之物而升华为具有社会和文化象征意义的审美物象,不仅在单体构型上,也在群体组织上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质。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为方,屋顶举折成反曲面,一座建筑含圆立方。传统建筑的三段式形成稳定的构图,上下相应。在整体比例上,大屋顶成为中国建筑的突出特征,与此相对应,大台阶与平台作为底座承托出完整稳定的构型。建筑从远到近呈现出二维到三维的审美变化。线形构图的轮廓构成、比例,立面划分等形成物象的总体表层轮廓审美。
在近距离深度审美中,建筑整体分化成立体局部,每个部分都具有独立的审美构成和像素。建筑的整体美和局部美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筑这一物象既可远观,又可近玩。传统建筑的单一型制纯净而深刻,其结构布局和装饰构造既遵循了木质结构特征,同时在文、数、色、意上传达了道德伦理和审美认知。作为建筑美的典范,祈年殿、太和殿展现了完满造型之上的人文精神。
1900年的太和殿(左)与2020年代的太和殿对比(右)。明清时期,太和殿用于举行盛大节庆和典礼活动,如元旦、冬至,以及皇帝登基、帝后大婚等。
1.2营造程式
如同文字在发展中形与意逐步稳定,物型在经过千百年的使用和完善后,逐步固定为专有型制及名称,中国建筑这一总称涵盖丰富的具体类型,但又具有形之共性。建筑型制的规范性使单体建筑的形式受到严格的限制,使建筑成为其“自身的样子”。不管何种功能,建筑始终是那个样子。这种程式化发展,成就了建筑自身的独立价值和意义,成为文化的代表。
以斗拱为例,斗拱早期的结构作用逐步演变为装饰作用:“从《营造法式》可知,宋官式建筑已经不用斜拱了,补间铺作的结构作用增强,多层级出跳铺作体系也得以完善。”中国传统艺术在兼收并蓄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程式化规范化特征,对于文化的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统一的汉字文化基础奠定了传统建筑神似的基石。文承匠造是使传统建筑成为其“自身”的基础。
唐代—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斗拱
1.3组群程式
在程式化发展中,一方面是建筑的营造法式,另一方面则是建筑群的组织程式。南北轴线院落递进格局:直线递进、环套铺排、穿越升降、登堂入室,在这一系列的行进历境中,景象层层打开,从高大的宫墙大门一直到开阔庭院里高大威严的主殿前,建筑审美成为主题空间序列审美。建筑作为表象的象征意义超越了建筑的实用性。
通过大门、院落、高台和柱廊等形成外延、牵引、转折和承托的空间叙事关系。外部空间的铺陈简化了建筑本身,让人开门见山。建筑的内部构成延续了外部轴线围合布局,形成内外一体的空间叙事格局。建筑内的影壁(屏风)明确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向度:前后、中间与两侧,同时形成环游路径。建筑的奇数开间明确中心“堂”与两侧“室”的关系:公共和私密。
2文法空间
2.1格式塔同构
格式塔来自德文Gestalt(造型)的音译,却在意义上完整表现了从思维格式到造型格式的一体化塔式格局。汉字从画而简化,在总体构成上追求平衡,从旁而知类,象形而抽象,单声而有韵,假借而真出。思维模式以文字语言为基础,汉字的形、象、声、意的复合维度对建筑的形、象、节奏和意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文独立的字形意象不仅表达了意义,同时具有文字的空间审美特征,而这一空间性表现在总体构成上,是类型与联想,转化与复合的二维直观。建筑在文字表达中成为一种意境,与人的情感融合。“小楼、孤城、香径、庭院”等融情、托境而感人,直观传达了中国特色的审美意象。
2.2比兴假借
文字描写离不开起兴、比喻、烘托、点染、铺排。汉字的形象意韵尤其适合蒙太奇式的跳跃、递进、反复、伸展、轮回。从诗经开始,赋比兴成为诗歌的典型手法,文字中的赋比兴等运用点引、类比、象征和铺陈展开场景,烘托感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成为诗歌的特征。物与景的一幅幅色彩画面给人无尽联想,长篇大赋如《阿房宫赋》等极尽渲染,与建筑群宏大的铺排相得益彰。
文字的“假借”是一种造字和隐喻方法,“偷梁换柱”为同声转借或谐音转意。汉字单音节形成了大量的同音字,音同质异,以异观同,在文字表达中产生了中文特有的“假亦真,真亦假”的哲学意味。与文字相似,建筑空间中的“假”与“借”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附借、镜借等”[2],而“假”则有假柱、假山、假门等,假山牌坊成为中国建筑和园林中的特色景观。
2.3文建题点
汉字与建筑空间的一体式格式塔使建筑在类型化的同时,借助汉字表达自身。建筑经由文人的点染而发扬光大。古老建筑在诗文中恒久传颂,因文而永生。人文建筑与建筑人文在中国文化中并行生发。
佛教、道教的发展给寺庙型制与题咏增加了新的语汇和意境:“佛塔、石窟、经幢等纪念性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类型、组群布局、装饰色彩、宗教意义、审美旨趣均产生深远的影响。”古人登高能赋,“题点”在建筑、园林空间表达上不可或缺。文字点景如“画龙点睛”恰好使建筑和景观默契融合。古代建筑的完成是以文字题点为标志的,人文历史的积淀使“景点”具有丰富的内容,建筑景观和典故文章共同“会意”,匠造与文造,造就了中国建筑。
3人文城市
3.1文理山河
建筑依附于山川平原,古代对自然山水的探究形成了丰富的传统人文地理认知,尚书禹贡中:“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修正,庶土交正,底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可以看出古人从山川形汇到树德安邦这一兼容并包的人文胸襟。古人从观察体验自然纹理到依形画像,以文和数究天人之际,从而建立具有道德基础的社会文理。大禹治水为城市文明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从神话传说到风水五行,自然的神奇被化解在文化的神奇中,山川与祭祀福佑,人物历史与宗教神话相结合,成为了人文山水。建筑造城从了解自然和梳理山川开始,传统的宅城选址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玄学、军事和经济的权衡判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5]肌理丰富的自然形胜孕育了文脉悠久的城市乡镇。
南充阆中古城的唐宋城镇格局
3.2文脉城池
中国传统城镇依托山水而建,皇城都府虽然都在儒家的中正思想影响下而行文规整,但仍不失灵活。这一灵活源于自然山川的灵动与道法自然的精神。城镇形态文而不机,规整而不呆板,因地制宜,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文肌理的传统城镇。《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记载宇文恺营建隋大兴城,因朱雀街南北有六条高坡,遂以乾卦取象排布宫殿,百司及寺庙。
因形会易,取长补短,以建筑和城池来文理山河成为营建的根基:宝塔寺观、村舍乡居,山川中有了人文点染而愈发秀美,城镇融入到山水中而生机勃勃。壮美的山河与城池激发了古人的豪迈诗情:“唐代诗人正是借助‘北阙’‘南山’等诗歌意象,在长安城与终南山之间构筑起一座更辽阔的‘长安城’,并在这个更丰富的审美空间中完成对长安城的美学阐释。”城市的兴发促进了文字的繁盛,文脉的积淀又为城市传统文明的延续奠定了基础。
承德须弥福寿之庙,屹立风雪中的“总持佛境”坊和大红台。牌坊巍巍耸立,色彩斑斓,既是前导空间的结束,又揭示主要殿堂的来临
4圆纹意境
天道周游往复而成环游之势,造物由其曲态而能生发运动。天文、地理、生物均展现了柔美的曲线构型和纹理。太极图深刻地表达了道一圆满而化变万物的哲理。圆境融汇了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服饰、器塑和建筑等声色形貌。东方的形线图纹构画出一片圆融旷境,你中有我,并行不悖。而建筑长袖善舞,环环相扣,在中华大地演奏着一曲曲壮阔、华美、柔婉、清新的乐章。
云冈石窟
4.1飞舞凝乐
生物从低等到高等,鱼蛇扭摆,鹰鸟翔集,走兽驰跃,人舞蹁跹。人们欣赏生命与自然的漫舞,而把这些舞动化为云纹、图腾、飞天,化为书草,化为艺术流彩。器物、服饰、建筑上龙旋凤飞,花团枝缠,绽放出东方文化特有之神韵。“这种飞动之美,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但建筑内部的装饰,就是整个建筑形象,也着重表现一种动态。中国建筑特有的‘飞檐’,就是起这种作用”。
中国为礼制礼教之邦,视音乐为上通下达,兼有祭祀通神与教化安民的重要作用。数乐相通,数字的玄妙在器物造型和音乐流转中隐约表达。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开间、立面比例具有数字关系的和谐,屋顶的举折关系以及斗拱梁柱的材契等级都遵循着尺度和比例的数字关系。在不断的实践中,建筑形成品级规范,如同音乐中的和弦,建筑间的连接组合需在和谐范围中选择。宏大的皇城建筑如同一组恢弘的乐章,中轴的主旋律与侧轴的复调在统一的音阶构成上此起彼伏,激荡穿越,时而大气磅礴,时而婉转轻柔。
4.2书法绘画
汉字的线性构图使其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东方艺术,线条的抽象审美和文字的意蕴有机结合,激发出高妙的艺术生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具有各自的线性魅力,篆书柔婉,汉隶朴拙,楷书端庄,文字形态与建筑风格在很大程度上相呼应,汉唐建筑的雄浑与宋明建筑的精巧反映了以文字为主导的文化演变历程。
如果说中国建筑形成了自己的点线勾连,那么在排布上既有其方整的规制,又不乏流动酣畅的笔势。“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在动态空间审美上具有时间性的抽象特点。二者在时空性上的审美感受不谋而合,体现在启、承、转、合,‘因势象形’的时空审美意趣。”[8]楷书的规整恰似轴线合院的严谨,而行草的流动宛如园林的流光溢彩。城市中一所所合院鳞次栉比,而大大小小融汇其中的园林赋予城市滋润心灵的绿境。书法的行云流水化作城镇依山傍水的顺势布局。长街曲巷、小桥流水、烟雨楼台,建筑之组合排布绘制了一幅幅“清明上河图”,一卷卷“富春山居画”。
5文墨化境
“假亦真时真亦假”,真实与虚幻相辅相成,由实见虚,观虚悟实。庄周梦蝶开启了梦境的演绎,之后,各种传奇戏曲不断深化着梦境主题,最后在“红楼梦”中达到高潮。文墨故事结合传统院落园林形成了极具情感魅力的梦幻场景。“中国建筑侧重于境界美、意境美的追求”。唯美的环境触发了人的“情、意、梦”,而悲剧情怀和虚幻梦境又密不可分。自然的循环和生命的短暂让人追求沉醉于一种永恒的美梦,而传统建筑的柔美轻盈恰能与自然水乳交融,塑造出如画的美景。
从客观的环境进而生发出意境,人的融入虽不可或缺,但环境的何种品质能激发出情、意、梦呢?单纯的自然环境并不能产生意境,而建筑的嵌入,诗意的栖居才使意境焕发出文化审美的特征。“结庐在人境”成为“此中有真意”的前提。“中国人的宇宙概念本与庐舍有关。‘宇’就是屋宇,‘宙’是由‘宇’中出入得来。”[2]由于庐舍,人在宇宙的栖息有所凭借,有所寄予,情之所牵,意之所由,在无边、浩渺、苍茫的宇宙中,一间茅舍带来了存在的意境。
仇英-独乐园图-见山台
5.1空亭画远
中国建筑呈现出“空灵”的姿态,其代表为“亭”。亭由几根柱支撑顶,融入自然,又有所独立。亭之楚楚,非老子之“凿户牖以为室”,亭无门窗,难为室用,但依亭观望,短暂停留。中国梁柱式建筑以承托屋顶为目的,而围与不围,隔与不隔,于建筑的独立性并无大碍。建筑这一独立的姿态与人在世间的独立、停留、观望似相呼应,“长亭又短亭”,人生羁旅,而亭给予这个旅程不时的陪伴。亭与空似有若无,元代倪瓒画中常空亭一置,点化山川,含咏出寂寥旷远的宇宙。“唯道集虚,中国建筑也表现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
杭州清照亭图源:方志浙江
5.2梦园卷长
中国园林如梦似画,好似梦境的极致。“在戏曲《牡丹亭》、小说《红楼梦》中,建筑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文学意象。梁思成先生曾将中国建筑比作卷轴画,建筑如同画面随着次第展开才能渐窥全貌。”园中的山水,花木和楼台亭廊似乎在编织一场绝美凄婉的梦境。广阔的自然场景无法围合成一场圆满的梦景,人的尺度和故事需要宜人的舞台。眼睛把真实印在梦中,而园中的镜湖、泉池、月门、花窗又为人眼映照出一幅幅暗香疏影、良辰美景。
园中的梦境意味深长,至真至幻,建筑的轻灵,曲径的悠长,隐约的丝竹,斑驳的花影,无不表达着东方意境。“融入自然,体会自然的灵性与律动,从而以一颗灵动的心去构画园林。”在现实中营造梦园,诗意的栖居、诗意的亭台楼阁,承载着悠悠古今,美丽的传说。
结语
自然之灵动画面展开了美的所有维度。人通过线条、文字、音乐、舞蹈、建筑去表达美。中国建筑在文字格式塔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格式塔,二者形神互鉴,共同构筑起中国的意境语汇。诗意家园、人文建筑,建筑造型艺术的背后是文化审美和人文精神。伫立了几千年的中国建筑表达了人对至真至美境界的追寻,展现了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梦想家园的创造历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历史的徜徉中,体会建筑,品味园林,吟诵经典,思索古今。建筑是一扇窗、一座桥,开启美的画卷,通向美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