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四合院大门有哪些讲究?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11-13 09:12:18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大门对于四合院来说是最精华的部分之一,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人们出入的通道,更是建筑等级的象征之一,同时也是展示古代匠人精湛技艺和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大门对于四合院来说是最精华的部分之一,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人们出入的通道,更是建筑等级的象征之一,同时也是展示古代匠人精湛技艺和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那么传统四合院大门到底有哪些讲究呢?为什么绝大部分大门开在东南位?大门的颜色有的是红颜色,有的却是黑颜色?


  一、大门位置的讲究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都修筑在整个院落的东南侧,以取“紫气东来”之意,也有认为它占据八卦中的巽位,即风位,引进和风的东南风,挡住冬天的西北风,是吉祥之位,体现“坎宅巽门”的原则。



  二、大门形制的讲究


  先从建筑形态上说下四合院大门,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房屋构成的屋宇式门,另一种则是建造的墙垣式门。其中屋宇式门又可分为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诸多类别。


  广亮大门:广亮大门的主要特点是门扉设在门房的中柱之间,也就是进深方向得中间位置。在门外侧形成较大的空间,使大门显得宽明亮。是品级较高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其建筑在进深和高度两个方向通常明显大于相邻的倒座房,开间也略大于倒座房的一个开间,因此在胡同沿街房屋中往往格外突兀显赫。


  广亮大门


  金柱大门:在形制上略低于广亮门,也是具有一定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与广亮门的区别在于,门扉是设在前檐金柱之间,即进深方向由外及内的1/4处,而不是中柱之间,并由此得名。由于门扉向外推出了一步架,因此门外侧空间不像广亮大门般宽阔。


  金柱大门


  蛮子门:是将门扉、余塞、槛框安装在门房前檐檐柱间的屋宇式门。相较金柱大门,其门扉又向外推出一步架而与外檐基本平齐,门扉外侧无容身的空间。它的形制低于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从外观看亦不如二者深邃气派,是商人富户常用的一种宅门形式。


  蛮子门


  如意门:北京四合院最常见的屋宇式宅门形式,多为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百姓人家使用,其基本做法是在前檐柱间砌墙,墙上居中留一个尺寸适中的门洞,门洞内安装门框、门槛、门扇及抱鼓石等构件。门洞的左右上角有两组挑出的砖制构件,砍磨雕凿成如意形状。


如意门


  墙垣门:又被称为随墙门。顾名思义是指宅门随墙而开。但它不是简单在墙上开洞,而是或多或少模仿屋宇式门的形式。墙垣门通常用于一些平民居住的三合院或一进四合院,纯砖结构,构造简单,等级远较屋宇式门为低。


  三、大门颜色的讲究


  古代传统四合院建筑中,森严的等级制度也表现在极为显眼的大门颜色上。一至三品官府门色为红色;四品以下官府门色为黑色。


  四、大门铺首的讲究


  铺首,又叫门环,俗称响器,是安装在房屋大门上的拉手,并供叩门之用,也常被称门钹,常以金属制成,在中国古代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例如据《明史》记载:


  “亲王府四城正门以丹漆金钉铜环;


  公王府大门绿油铜环;


  百官第中公侯门用金漆兽面锡环;


  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


  民宅不能使用兽面衔环,而是使用底盘为圆形、方形、六边形、菊花形或梅花形,中央为圆形凸起的铺首,再配以金属挂件的门环。



  五、大门门簪的讲究


  “门簪”也叫“门龙”、“阀阅”、“户对”等等,类似于女性装饰的发簪用来打扮门户的门脸而得名。“门簪”是固定于门框上,供门转动用的连楹。拔出门簪后尾的横向销子,门簪就可以拔出,连楹也可以从门楣上拆卸下来。“门簪”前面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多瓣形等样式。


  清代以后门簪六角形和圆形比较多,圆形门簪代表了意在祈求家族人丁兴旺、香火永续。一般民宅门上只需2颗,官宦人家为了光耀门庭、区分贵贱,将门簪数量从2颗增至4颗(或5-6颗),皇家、王府的门簪可达12颗。等级较高的金柱大门、蛮子门均有四颗门簪,等级较低的如意门只有两颗门簪。纯圆柱形为文官,六边形方柱为武官。一到五品官可以为六个,六到七品官可以为四个,以下的品阶只能为两个,普通大户人家也可以有两个。


  你还知道哪些与传统四合院大门相关的讲究呢?


 
标签: 四合院

本文标题: 中国传统四合院大门有哪些讲究?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74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