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古建筑的6个绝美构件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11-15 09:06:37  来源:万图路
核心提示:中国古建筑之美,体现在无数的细节里:轻巧的斗拱、华美的藻井、灵动的脊兽、精致的雀替、稳重的牛腿、沉稳的台基……这一篇我们想以这六个常见的古建筑构件为引,看看古代匠人怎么让这些小物件发挥大作用。

  中国古建筑之美,体现在无数的细节里:轻巧的斗拱、华美的藻井、灵动的脊兽、精致的雀替、稳重的牛腿、沉稳的台基……这一篇我们想以这六个常见的古建筑构件为引,看看古代匠人怎么让这些小物件发挥大作用。


  当然,你也能了解如何根据斗拱大致判断建筑的年代?怎么区分雀替和牛腿?屋脊上的那些五颜六色的脊兽,除了美观,还有什么作用?以及什么是五脊六兽?古代的天花为什么叫藻井?普普通通的台基又是如何和佛教里须弥山联系起来的?


  总之,古建筑虽美,但别急着跟风打卡,先和我们一起从这六个构件开始,以微知著,从细节处探寻古建筑之美。


  斗拱


  之所以把斗拱放在第一个写是因为它可以说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奇妙、最独特的构件,也是一座木建筑最抓人眼球的部位,复杂的斗拱造就了中国建筑的灵活多变,也是美学和力学融合的明证。


图源万图路|佛头寺斗拱


  斗拱位于建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枋檩间或梁架间,由层层交错叠置的斗形木构件(斗、升)、弓形木构件(拱、翘)及斜置的木构件(昂)等组成。它是柱子与屋顶之间过渡部分,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级别越高的建筑斗拱越繁复。


  简单来说,斗拱的结构功能就是承受上部挑出的屋檐,将其重量集中到柱子上。斗拱的存在使得受力的梁柱化整为零,变化成数百个小构件,再将这些小构件运用榫卯的关系组合成一个大构件,于是产生许多节点,化解外力及传递重量。


图源万图路|下霍护国灵贶王庙的斗拱


  斗拱,承受着屋檐和梁重量的同时,还要利用自己柔韧的特点,调整建筑上的摆动与偏移,比如当地震来的时候,斗拱通过各组件之间的柔性铆合,可以将大部分地震波的能量转化为动能,从而使得斗拱内能的比例很小,起到了缓震作用。所以诸如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紫禁城太和殿这样的庞大建筑,斗拱数量可达到数千个之多。


  除此之外,斗拱也具有非常显著的装饰效果,它重叠的层数越多,出檐的深度就越大,建筑越壮观,建筑的等级就越高。


  而从年代发展来看,年代越久远的建筑,斗拱越大,补间铺作越少,比如唐宋时期的建筑,斗拱层在整座建筑上占的比例较大,高度接近柱子的三分之一;


  年代越接近现代的建筑,斗拱越小,补间铺作也增多,比如明清时期,建筑结构简化,梁的宽度被加大到比柱径还大,然后直接放在柱上,因此斗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比例上大大地缩小,几乎变成了纯粹的装饰品。


  雀替


  雀替是一种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它位于柱子上端,具体位置在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处,因为外形轮廓如同鸟翼附于柱头两侧,宛如云雀栖居梁下,故而在清代得名“雀替”。


  雀替虽然体量微小,但兼具结构作用、装饰作用和空间作用。从结构上来说,它可以缩短梁额净跨的长度,减小梁额与柱相接处的剪力,防止横竖构件间的角度倾斜,增强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从美观性来说,雀替的纹样和雕饰随着时代地发展逐渐增多、愈发精美。明代以前的雀替少有雕饰,即使有也只是敷上大豆彩画,但从明代起多雕刻云纹、卷草纹等纹路,清中期以后,有些雀替还雕刻有龙、禽之类的动物纹,相当精彩,甚至逐渐演变成一种纯粹的装饰性构件。


图源苏州园林研究所|古建雀替


  从空间上来说,雀替一般位于建筑廊部外檐的梁枋之下,或多见于有抱厦的建筑之上。雀替将原有殿座的建筑面积扩大至廊部,开间及进深方向均有所增加,达到了扩大整体空间的效果。


  别看它作用很多,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雀替却是一种成熟较晚的构件。它最早见于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但是一直到宋代,它都只是柱上支托阑额的一根拱形横木,所起的作用有限,并不受关注;明清时期斗拱专用于柱头铺作的地位改变之后,雀替才一跃成为柱头部分的重要构件,开始被广泛使用。


  雀替的材料主要依据建筑所用的材质决定,木建筑给予用木雀替,石建筑给予用石雀替。而根据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艺术图集》中记载,雀替可归纳为以下七类:


  >大雀替:结构特点是在柱头的顶端加上与枋接触的横木,雕镂繁缛、彩画浓艳。在汉式传统古建筑中并不常用,多见于纯藏式的喇嘛庙,西藏、内蒙古、青海、甘肃各省区的许多喇嘛庙的柱头几乎都是大雀替。


  >龙门雀替:多被用于牌坊,是雀替中最复杂的一种,因为除了它本身,还增加了其他装饰件,如云墩、梓框、大麻头、三福云等。


  >官式雀替:在明清时期的官式建筑中,官式雀替几乎随处可见,特点是雕刻极其丰富精美。


  >小雀替:是指梁柱直角间的一个小斜角雀替,“小”指它的尺寸纤细,主要在室内使用,小雀替与江南小巧秀气的建筑相得益彰。


  >通雀替:是穿透柱子两端的雀替样式,通过柱子顶端的榫眼穿插在柱子中间,从柱子两侧伸出,形成两个雀替,这对雀替的尺寸不一定对称。通雀替常用在屋内,在宋元建筑上比较常见,明清使用较少。


  >骑马雀替:古建筑中,四角回廊柱的间距太小,致使两个雀替相连而呈倒悬马鞍状,这种雀替被称为“骑马雀替”。骑马雀替占据了柱子与柱子之间两个雀替的位置,合二为一。在民居建筑中,有时为了美观,将较大开间的雀替连为一体,饰以繁复的雕刻,也称为骑马雀替。


  >花牙子:是位于建筑倒挂楣子与柱之间的木构件,取偏薄的板材,多做透雕。因此,从材质上说,花牙子已失去它应有的结构作用,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装饰性构件。


  牛腿


  牛腿也叫梁托,在檐柱与横梁之间起支撑建筑外挑木、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因为形状是三角形,上大下小撑力大,所以得名牛腿。


图源网络|牛腿


  牛腿的作用是衔接悬臂梁与挂梁,并传递来自挂梁的荷载,同时又能将外挑屋檐的重力传到檐柱,使建筑更加稳固。


  牛腿与雀替都属于小木作构件,外形也有些相似,所以很多刚入坑古建的爱好者会混淆,连梁思成先生也在《中国建筑图集》中说它是“似是而非的雀替”。


  其实除了安装位置的不同(雀替一般是梁下的木雕构件,而牛腿基本上是檐下的木雕构件),还有流行地区和年代的不同:从名字你就能感觉出来,牛腿比较“笨重”,所以常与木雕结合。明清时期我国木雕达到了鼎盛时期,牛腿也是在这一时期流行起来的;另外,牛腿普遍存在于中国南方,特别是江浙地区和皖南一带,北方几乎很少见。


  牛腿的雕刻图案丰富,通常采用谐音的方式来寓意吉祥,比如:以象的形象代表“吉祥如意”,以狮子的形象代表“事事平安”、“师出名门”等寓意;人物题材包罗万象,“福禄寿”、“和合二仙”、“八仙过海”、“渔牧耕读”、“魁星点斗”等寓意深远。


  藻井


  室外的建筑建好了,室内也要建屋顶,虽然古代也有屋顶梁架结构完全暴露、人在室内抬头就能清楚地看见屋顶的梁架结构的房子(这种构造称为“彻上露明造”),但这样毕竟不太美观,屋子里看起来也比较杂乱。


图源万图路|高平崇明寺“彻上露明造”


  同时,为了防止梁架挂灰落土,冬季保暖、夏季隔热,就需要一些遮蔽室内梁架以上部位的构建——我们现代称之为顶棚、天花板,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称为“天花”,宋代时也叫“平棋”,“平闇”,清式建筑中也称为“井口天花”。


  而我们要说的「藻井」其实就是呈穹窿状的天花,形状有方形、多边形、圆形,这种天花的每一方格为一井,配以花纹、雕刻或彩画,是最有装饰性、最复杂的天花。


  藻井的名字很有意思。中国古建筑必须要考虑防火,藻是水生植物,藻和井都与水有关,古人相信水从藻井来,对它寄托了避免火灾的希望。


  从起源来说,中国藻井很可能是受到中亚穹窿构造的启发,“藻井”一词最早见于汉赋,但国内现存最早的藻井是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上的木质藻井,建于北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


  宋以后藻井发展出围井、方井、八角井或八角转圆等多种样式;到了清代,藻井多以龙为顶心装饰,所以藻井又称为“龙井”。


  另外,我国古代也常以莲花作为藻井的主要装饰内容,以敦煌莫高窟为例,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其中420个洞窟里都有藻井,多呈“天圆地方”的构图,最高的核心处常绘以莲花,莲花作为佛教净土的象征,象征着“出污泥而不染”,四周绘抹角梁或织毯的纹案。


  脊兽


  脊兽是一种用于古建筑屋脊上的构件,为神兽造型。虽然从结构上说它并非是最重要的一种构件,但脊兽位于屋顶高点、往往是视觉焦点,而且它兼具构造性和装饰性,建筑等级越高的屋脊上通常也会设有更多脊兽。


  我国古代建筑屋脊上的镇脊神兽统称为脊兽,但不同脊和不同位置上的脊兽叫法有所不同,比如:正脊上的叫吻兽;垂脊上的叫垂兽;戗脊上的叫戗兽;戗脊前端一排的叫蹲兽,也称走兽;蹲兽之前、最前面的叫仙人;安装在屋檐转角部位或仔角梁端头上的叫套兽;位于重檐式建筑的下层檐和屋顶相交的脊上的叫围脊兽。


图源万图路|天台庵的脊兽们


  再比如又从吻兽发展出来了望兽,同样放置在正脊顶端。只不过吻兽口向内吞脊,而望兽口向外瞭望,所以叫望兽,等级也不如吻兽。脊饰的叫法名称很多,以下我们以正脊上的吻兽/鸱吻为例,讲述它们的作用、颜色等级、发展过程,再拓展一下什么是五脊六兽。


  之所以在屋顶的正脊上设置吻兽,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来,吻兽可以严密封固正脊与檐角的相交处,使雨水不容易通过缝隙渗入,起到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的实用作用;


  二来雷电天气时高出屋脊的吻兽可以率先接触电流,通过自身爆裂的方式中和电流,避免爆燃,又有传说吻兽善吞火,又喜欢登高远眺,所以人们也将它们视作房顶上的守护神,赋予它们护脊消灾、防火辟雷的意义;


  三来也起到了装饰美化、象征地位的作用。


  我国古代建筑等级分明,脊兽的颜色也一样有着严格限制。毫无疑问,黄色的等级最高,红色次之,用于修建宫殿寺院等;绿、青、蓝再次,用于官邸等;黑、灰等级低,用于普通民舍。


  正脊两端的吻兽叫做鸱(chī)吻。在唐代以前叫鸱尾,因为位于屋顶正脊两端的“尾”、外形像鸱鸟的尾巴而得名。


  古人敬天,把善于飞翔的鸟类看作是通神的媒介,所以早期的“尾”多为凤鸟形。但“凤”与“风”谐音,对建筑不利,所以后来逐渐被亲水的鱼、龙形取代。


图源网络|山西大同华严寺的鸱吻


  如果从朝代来看鸱吻的发展历程,汉代屋顶比较朴素、屋脊两端向上隆起,等级较高的建筑则盛行凤和鸟的样式;魏晋南北朝时期,鸱尾的尾巴竖直、尾尖向里卷曲,外部又多了鳍纹;唐朝时,鸱尾改名为鸱吻,造型出现张口的兽头;宋代开始出现了龙头鱼尾、张口吞屋脊的形象;明清时期,鸱吻的形态逐渐从兽头演变为龙头,龙的形象更加清晰,所以也称为“龙吻”“正吻”。


  除了“正脊”和两端的鸱吻,我国古代宫殿式建筑中还有四根“垂脊”,四条垂脊上排列着五个蹲兽,最常见的是狻猊(suānní)、斗牛、獬豸(xièzhì)、凤、狎(xiá)鱼——这种建筑样式叫作“五脊六兽”,适用于宫殿、庙宇、府邸等大型建筑。


  这些脊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数量也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一般为3、5、7、9这样的奇数,一般建筑最多只能有9只蹲兽,但超豪华的建筑除外,比如——故宫太和殿。太和殿的垂脊上蹲兽就多达10只,人称“太和殿十子”,堪称脊兽界的顶配,全国仅此一例。


  关于这些檐角屋脊上的脊兽称呼很多,古建行内部也称为它们为小跑或“走投无路”,意思是它们已经“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会掉下去,真的是走投无路的。


  另外再提一嘴,通常檐角最前面会有一个“骑凤仙人”,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在未形成“仙人骑凤”这一造型之前,是用一个大长钉来固定的。


  台基


  我国的古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屋顶这三部分组成,北宋著名匠师喻皓在《木经》中称之为“三分”,并指出“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如果把屋顶比作人的头部,那么屋身就是人的躯干,台基就是人的双足。


  从结构功能上看,台基位于墙柱之下,用来承担整个建筑的荷载并传递至下部地基,具有防水避潮、稳固基础、扩大体量的功能,同时在建筑造型和建筑等级标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台基主要有四大组成部分:台明(台基的主体)、台阶(台基的踏步)、栏杆(台基的栏杆,台基较高时设勾栏)、月台(台明的延伸,高等级的建筑才有)。


  从类型上来说,台基又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台基两种。普通台基形状较简单,使用范围较广,在佛教艺术传入中土后,受中亚及印度方面的影响,由佛像基座衍生出了须弥座台基,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多用于殿堂建筑等高级建筑中,比如敦煌石窟中的佛龛就普遍出现了须弥座。


  从朝代来看,唐代五台山佛光寺佛台未作须弥座,但宋辽时期的佛塔已经广泛采用须弥座,到了明清时期,须弥座台基则成为宫殿及重要建筑的标准设计,不但施用于殿堂,连照壁、城墙也可见之。


图源网络|故宫太和殿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


  须弥座台基外观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曲线的束腰,即上下凸出莲瓣,向上的莲瓣称为仰莲,向下的称为覆莲或合莲,而中段凹入,有如人腰。另外,最下缘作成脚状,称为圭脚:福建及广东一带的圭脚作成类似家具的柜合脚,称为地牛。

 

本文标题: 了解中国古建筑的6个绝美构件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74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