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古建筑,如何分辨?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11-07 11:52:50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在旅途中,我们经常有机会欣赏到各式各样的古老建筑。面对这些历史遗迹时,我们应该如何去观察和理解它们,以便更好地领略它们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呢?

  在旅途中,我们经常有机会欣赏到各式各样的古老建筑。面对这些历史遗迹时,我们应该如何去观察和理解它们,以便更好地领略它们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呢?



  入门级——分清种类是关键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建筑的类型和风格是非常丰富和精细的。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和区分宫、殿、亭、楼、阁、廊、榭……这些基本的建筑类型是探索古代建筑的第一步:


  宫:通常是帝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规模宏大,建筑布局严谨。


  殿:是宫里面比较重要的建筑单体。它一般处于建筑群中的核心位置,多用于举行重大仪式、朝会等活动。


  亭:一种供人休息、观景的小型建筑,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等。亭的选址非常讲究,常常建在山上、水边或者园林中的显眼位置。


  楼:楼者,重屋也。所谓的“楼”指的是很多层的屋子,在古代称为重屋。楼的特点是比较狭长,垂直方向上的空间感较强。


  阁:也是多层建筑,但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性或者宗教性的建筑,常被用于藏书、供奉佛像等。


  廊:廊道,作为建筑中的连接路径,最初是指建筑物下方的遮蔽走道。它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将不同的建筑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建筑群的连贯性和统一感。廊道的设计变化多端,包括直线型、曲折型、环绕型等多种形态。



  掌握古建筑的基本类型只是探索古建奥秘的起点。进一步,我们需要探究建筑的历史背景,即确定这些建筑属于哪个时代。


  在中国古建筑中,真正古老的建筑并不多见。这是因为古代建筑大多以木材为主料,而木材的耐久性不如石材等其他材料,长时间的风化使得许多古代木结构建筑难以完整保存至今。


  因此,现存的古建筑中,唐代及以前的建筑数量较少,大多数建筑始建于宋代或更晚的时期。


  面对这种情况,当你在旅行中遇到一座古建筑,并且已经识别出其类型后,你是否能够进一步判断出它的建造时期呢?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挑战。


  进阶篇——如何判断古建筑的年代


  在古代建筑领域,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具体来说,唐代、五代、辽代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个发展序列;宋代和金代的建筑风格构成了另一个发展序列;而明代与清代的建筑风格则形成了第三个发展序列。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建议大家记录下这些要点,以便在旅行时能够对照这些方法进行鉴别。


  当你在旅行中遇到古代建筑时,不要急于拍照。先退后几步,拉远视角,仔细观察建筑的屋顶。


  屋顶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宋时期,古建筑的屋顶坡度较为平缓,屋檐向外延伸较远,使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稳固,给人一种宏伟、大气的视觉感受。


  例如,唐代建筑的独特韵味,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而明代、清代的建筑,屋顶坡度相对陡峭,装饰上也比较富丽堂皇,一眼看去虽稍显笨重,但却更显威仪,比如北京紫禁城。


  如果屋顶没有看明白,别急,我们走近一些,站在建筑下面看一看它的斗拱。


  不错,斗拱,可是判断建筑年代的重要特征。


  如果遇到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设计精巧的建筑,那么它们很可能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例如,唐代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斗拱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在唐宋时期,斗拱不仅在建筑力学上扮演着关键角色,而且其尺寸通常较为庞大,使得屋檐能够向外延伸得更远。因此,斗拱的规模有时会给人一种超出实际大小的感觉。


  相比之下,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有所不同:



  明清斗拱则多为装饰,比较小,出檐变短。


  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是——随着建筑技术提升,柱头间的构架整体得到加强,所以斗拱在明清时期不再是受力的构件,而成为装饰性的构件。



  屋顶、斗拱,还是分辨不出,判断不来,还有一招儿,走进里边,看一眼梁和柱。


  唐宋和明清的梁柱有一很大的不同点:唐宋融入曲线美;而明清多为直来直往。


  看了上述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古建筑,你会分辨和判断了吗?观察一下外观、结构,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古建筑之美吧!


 
标签: 古建筑

本文标题: 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古建筑,如何分辨?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76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