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籍的3500余年进化史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11-20 14:54:03  来源:科普广州
核心提示:在发明造纸术前,我们的祖先会把需要记录的事情刻在方便携带的龟甲兽骨上。这些刻着“甲骨文”的甲骨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原始的书籍雏形。

  书籍出现至今有长达3500余年的历史,是人类思想的产物和知识传播的工具。


  刻字阶段


  在发明造纸术前,我们的祖先会把需要记录的事情刻在方便携带的龟甲兽骨上。这些刻着“甲骨文”的甲骨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原始的书籍雏形。


  到了商朝时期,青铜器成为了记录历史的重要器具,这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这些青铜器上的文字是研究先秦历史最珍贵的资料,也是研究殷商、西周、春秋和战国的主要资料。



  简牍阶段


  殷商时期,人们开始将文字刻在竹简上,并且将这些编串在一起的多根竹简称为“策”或“册”,这就是简册书籍。竹制的就是“简”,木质的就是“牍”。竹简因在制作过程中经过蒸煮与火烤,因此不易变形,也不易被虫蛀。


  帛书阶段


  周朝时期,古人追求轻便,将昂贵的丝织品作为书写材料,并称之为帛书。但是这种方式成本比较高昂,所以只有贵族才能用来记录重大的事件和祭祀。


  在制作帛书的过程中,古人还摸索出了纸张的制作方法。古人用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帛。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方絮。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书卷阶段


  继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的三百多年间,造纸术都在不断改进,直到东晋末年,纸张才彻底取代竹木简,成为了当时书籍的主要材料。此时书本的样子依旧沿用了简牍阶段的样式,是一层层卷起来的,想要阅读文章末尾的文字,就需要展开整张纸卷,非常麻烦。


  装订成册


  为了方便翻阅,人们又想到将书折叠起来,不再制成卷轴,而是像拉开活页一样打开书籍。也就是电视剧中常见的皇帝批阅的折子的样式。


  在隋唐时期,正是佛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为了方便佛弟子对佛经研议,人们将雕版印刷技术应用与折子的制作当中。


  然而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每页连接的地方由于常常开合拉扯,很快就撕裂了。但是这种撕裂并不影响阅读,反而使翻阅相对方便了,于是人们干脆就不在制作拉页,而是直接翻篇翻页。至此,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翻页书本形态终于出现了。


  北宋时期使用的印刷技术,就是由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这时期采用的书籍装订方式称作“蝴蝶装”,即将印好的书页反折,两面相对,再把中缝的背口粘连,外面包上硬纸皮,后来演变为封面。这样装订成册的书籍翻阅起来如蝴蝶两翼翻飞飘舞,可以使书籍画面完全摊开。


  之后,又出现了比“蝴蝶装”这种装订方式更加方便的“包背装”,即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最后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


  虽然“包背装”的书籍相较于“蝴蝶装”工艺的书籍更为方便,但装订手续仍然过于复杂。


  所幸,到了明朝中期,我国出现了铜活字印刷,书籍的装订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出现了我们熟悉的“线装”,即将页面以中线折叠,理齐书口,前后加封面,切起毛边后,打眼,用线穿订。线装是我国传统书籍进化的最后形式,它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散破了也便于重装。直到今天线装书仍然作为典雅的装订形式出现。



  近现代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图书的造型也变得多样起来。


  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主要分为简装(平装)和精装两大类。工艺更为多样和复杂,可以满足书籍购买者的不同需求。


  书籍知识的承载体也不只有纸张,还拓展到了电子设备上,产生了我们常说的“电子书”形式。


  然而,无论书籍的样式如何进化,阅读的魅力都源于文字当中,只增不减。


 
标签: 古代书籍

本文标题: 古代书籍的3500余年进化史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77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