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包圆:传统家具中的方圆智慧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12-10 11:58:38  来源:玉林市铁力木家具博物馆
核心提示:明式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瑰宝,以其简洁典雅的造型、精湛绝伦的工艺和深厚浓郁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在众多经典造法中,裹腿做圆包圆尤为引人注目,其独特魅力不仅体现在外在的美观,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哲理。

  明式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瑰宝,以其简洁典雅的造型、精湛绝伦的工艺和深厚浓郁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在众多经典造法中,裹腿做圆包圆尤为引人注目,其独特魅力不仅体现在外在的美观,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哲理。


明末清初 铁力木圆包圆霸王枨八仙桌

(玉林市铁力木家具博物馆藏品)


  圆包圆工艺:文化与艺术交织的结晶


  ■工艺溯源


  圆包圆工艺,亦名裹腿做,其灵感源于对竹藤制器的细致观察与精妙模仿,充分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真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竹象征着高洁、坚韧,藤则代表着柔韧与灵动。明式家具匠人将竹藤的神韵巧妙地融入到木质家具的制作中,创造出了圆包圆这一独具匠心的工艺形式。这种对自然材料的模仿与借鉴,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更反映出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明末清初 铁力木圆包圆霸王枨八仙桌(局部)


  ■造型美学与哲学意蕴


  从视觉呈现上来看,圆包圆工艺为家具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在无束腰且圆腿的家具构造中,腿足与四枨相交处,枨子微微高出腿足表面,恰似枨子轻柔地缠裹着腿足,形成一种富有动感的视觉效果。这种层次感和包裹感,绝非简单的装饰,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圆融”的理念,象征着包容、和谐与圆满。就像宇宙中的天体,皆以圆形示人,这种造型美学暗合了天地之道,赋予家具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内涵。


  在装饰细节上,圆包圆工艺更是变化无穷。常见的罗锅枨加矮老或直枨配以双环形卡子花等形式,宛如古典韵律中的音符,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家具上。每一处的设计都经过精心考量,既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又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这种在实用与美观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的工艺,体现了明式家具“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精髓。


  榫卯结构:圆包圆工艺的灵魂支撑


  ■裹腿枨的精巧构造


  裹腿枨作为圆包圆家具榫卯结构的核心,是直材丁字形接合在圆腿家具上的卓越应用。其构造之精巧,堪称木工技艺的典范。在腿足与裹腿枨交接处,有一段细致入微的处理:腿足部分削圆成方,精准地嵌纳枨子。枨子的尽端外皮切成45度角,与相邻枨子格角相交,里皮则留榫纳入腿足榫眼。这种榫卯方式有格角相抵和一长一短两种造法,每一种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格角相抵的造法,如同拼图般严丝合缝,使得家具在结构上更加稳固;而一长一短的设计,则在保证牢固的同时,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仿佛赋予了家具生命的韵律。


明代铁力木裹腿劈料三开窗方桌(局部)


  ■外圆内方的智慧之美


  垛边、裹腿枨采用方材在看面做出混面,内部却仍保持方材的形态,这种外圆内方的设计是圆包圆工艺的一大亮点。圆形腿足与裹腿枨交接处同样遵循这一原则。这种独特的结构处理方式,最精妙地体现了方圆变化的哲学思想。外观上,圆润的线条流畅自然,无任何突兀之处,给人一种柔和、舒适的视觉感受,如同行云流水般顺畅。而内部的方材则象征着坚守、稳重,代表着中华民族刚正不阿的品格。这种外圆内方的设计,将中国人的性格与处世哲学巧妙地融入到家具之中,使家具不仅仅是一件生活用品,更是一件承载着民族精神的文化艺术品。


  圆包圆家具的款式演变与文化传承


  圆包圆造型暗合中国人的性格与处世哲学。外观圆润无死角,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完满、圆满,视觉上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致中和境界。这种造型元素广泛应用于条桌、画桌、罗汉床、炕桌、架子床等家具款式中。


  圆包圆家具发展后期,出现由简入繁的变化,如仿竹节工艺的运用,垛边、裹腿枨、边抹上的竹节雕饰错落有致,增强了仿江南竹家具的效果。


  然而,现代效法古法的圆包圆古典家具,虽在造型上汲取古意,但部分在制作工艺上存在不足。如垛边或裹腿枨双混面不用整料而用胶粘拼接,裹腿枨尽端连接不规范等,徒有其表而失内在讲究。


  裹腿做圆包圆工艺,是明式家具工艺的典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其深入探究与传承,有助于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一古老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标签: 明式家具

本文标题: 圆包圆:传统家具中的方圆智慧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81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