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么做衣服的?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12-16 14:12:33  来源:服饰易文化
核心提示:古代服饰的制作过程,很难想象古代没有现在的设计师,版师怎么才能做出来合身的衣物。今天来聊一下如何制作。

  古代服饰的制作过程,很难想象古代没有现在的设计师,版师怎么才能做出来合身的衣物。今天来聊一下如何制作。


  《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这幅长卷式的画卷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捣练图》给了我们很好的记录。



  1:捣练


  四位女子手持砧杵,捶捣生丝白练,练类似于绢,捣练或成为捣衣。“捣练”多为妇女协力之劳动,同时作为一种农织劳作活动,是古代社会由夏入秋这一特定时节的生产习惯。“练”是一种较为精细的丝帛原料,将“生练”经灰汤煮,再加以洗涤之后成为“熟练”,而后将练帛均匀上浆,“晾微润,迭襞齐整,袭砧间,捣”,才是真正“捣”的开始,工具为“砧杵”。对唐人来讲,“生衣”是指没有细加工过的丝帛所做之衣,“熟衣”则是用浆、捣等更细的过程加工之衣料制成,更适合穿着,于是捣练成为当时家家户户的妇女都要熟习和参与的日常劳作。


  唐-《艺文类聚》临轩不解颜,砧杵夜不发,高门昼恒关,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物枯识节异,鸿来知客寒。


  唐-《艺文类聚》-《梁费昶华光省中夜听城外捣衣诗》曰:阖闾下重关,丹墀吐明月,秋气城中冷,秋砧城外发,浮声绕雀台,飘响度龙阙,宛转何藏摧,当从上路来,藏摧方未已,定自乘轩里,乘轩尽世家,佳丽似朝霞,员珰耳上照,方绣领间斜,衣熏百和屑,鬓插九枝花,昨暮庭槐落,今朝罗绮薄,拂席卷鸳鸯,开縕舒龟鹄,金波正容与,玉步依砧杵,红袖往还萦,素腕参差举,徒闻不得见,独夜空愁伫。


  织线


  把练头缝合织补,此图看着动作娴熟,穿针引线。


  熨烫


  女童炊以炉炭,长筷靠于炉边,用于熨烫布匹。


  熨烫布匹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一不小心就会烫伤布匹,也很容易烫伤手。


▲ 捣练图局部


  插播-炮烙之刑始于剪刀


  《太平御览》-《帝纣》诸侯或叛,妲己以罚轻,纣欲重刑,乃先为大熨斗,以火爇之使人举,辄烂手不能胜。


  《太平御览》-《周文王》纣见熨斗烂人手,因作铜柱布火其下,令人走其上,堕火而死,以之为乐,方之月乇炮,故名为炮烙也。


  熨斗据我考证出现在魏晋之前,魏晋时期的熨斗并无手柄。


  在唐朝时期熨斗已经有了手柄。


  《世说新语》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箸襦,寻作复(巾军)。」儿云:「已足,不须复(巾军)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箸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金楼子》何敬容书名,敬字大作苟小作文,容字大作父小作口。陆倕弄之曰:「卿名苟既奇大,父殊不小。」敬容不能答。常事衣服,夏月入朝,衣裳不整,乃扶伏床下,以熨斗熨之。衣既甚轻,背便焦灼。不辩屯乇两字之异,答人书曰:「吾比乇弊。」时人以为笑也。不知晋国及晋朝,人或嘲之曰:「献公杀贾后,重耳杀怀湣,卿忆此?」敬容曰:「从来所难此,故足称匪人也。」


  裁剪


  最早裁剪之日是要看吉凶,裁剪是需要看日子的。


  东汉-80年《论衡》裁衣有书,书有吉凶。凶日制衣则有祸,吉日则有福。


  夫衣与食俱辅人体,食辅其内,衣卫其外。饮食不择日,制衣避忌日,岂以衣为于其身重哉?人道所重,莫如食急,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衣服、货也。如以加之于形为尊重,在身之物,莫大于冠。造冠无禁,裁衣有忌,是于尊者略,卑者详也。且夫沐去头垢,冠为首饰,浴除身垢,衣卫体寒。沐有忌,冠无讳,浴无吉凶,衣有利害。俱为一体,共为一身,或善或恶,所讳不均,俗人浅知,不能实也。且衣服不如车马。九锡之礼,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作车不求良辰,裁衣独求吉日,俗人所重,失轻重之实也。


▲明朝时期绘画


  古代是有专门的裁剪师傅的,集版师于一身,他们会根据客户提供的需求,裁出部位的尺寸。然后根据部位确定位置进行缝制和刺绣。


  最初裁衣服的是用刀,剪刀应该是翦刀,来源于武器。目前只能考证到西汉时期,剪刀的称呼也是非常的多。翦刀-铰(也做动词剪的意思)-交-绞-铰刀-卯切等等。


  缝制


  做衣服的人被成为缝人,缝子,缝工等,缝制包含刺绣,拼合,套里等等步骤。


  《周礼·天官》缝人掌王宫之缝线之事。


  缝人:掌王宫之缝线之事,以役女御,以缝王及后之衣服。丧,缝棺饰焉,衣翣柳之材。掌凡内之缝事。


 
标签: 古代服饰

本文标题: 古代是怎么做衣服的?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83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