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不同时期的鸱吻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12-20 13:43:17  来源:豆瓣  作者:辛迪
核心提示:唐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此时的鸱尾形象更加浑厚简明,较前时代相比,鸱尾与主体建筑的融合度更加精湛,成为整体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


  1.陕西礼泉唐太宗昭陵献殿鸱尾/唐


  1974年出土昭陵博物馆藏


  唐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此时的鸱尾形象更加浑厚简明,较前时代相比,鸱尾与主体建筑的融合度更加精湛,成为整体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昭陵是唐代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陵墓。昭陵献殿遗址内曾出土了一件鸱尾,该鸱尾整体上薄下厚,高约1.5米,弯弓高直,侧面还有鳞状造型,线条流畅,大气华贵,这也是现存最早的鸱尾实物形象。



  2.陕西蒲城唐玄宗泰陵鸱尾/唐


  陕西蒲城唐玄宗泰陵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盛唐以后,建筑的造型逐渐丰富起来,审美也趋于华丽。此时的鸱尾中开始加入龙的形象。唐玄宗泰陵的鸱尾,下为龙吞脊,上仍为鸟身,呈现出过渡阶段的特征。泰陵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北十五公里处的金粟山,是唐玄宗李隆基墓。泰陵陵园规模宏大,据《省志》载,陵内封地达三十八公里,为诸陵中最大者。



  3.天津蓟州独乐寺山门鸱吻/辽


  独乐寺山门鸱吻高约1.5米,尾部顶端远远挑出并向内卷。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等均指出这是最接近唐式的代表,赞其为“极可罕贵之物”。


  迄今为止,中国现已发现的唐至宋/辽时期的古建筑虽为数不少,但论鸱吻,却几乎罕有原物遗存,所见多为后人修缮时补做。而独乐寺山门上的鸱吻乃辽代原物,学界公认其为现存古建筑鸱吻之最早实例。



  4.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鸱吻/金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大雄宝殿正脊上的一对鸱吻是国内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鸱吻,其中北端的鸱吻由八块琉璃构件拼接而成,色彩以黄、绿为主,兼饰黑色,高达4.5米,为金代原物。南端的鸱吻为清代补做。金代鸱吻的造型开始出现向龙形演变的趋势。与独乐寺山门辽代鸱吻比较,华严寺的金代鸱吻有耳有足,尾部上扬,外侧由下至上层层出挑,造型虽依然向上内卷,但弧度减弱。



  5.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东端鸱吻/金


  崇福寺弥陀殿为现存辽金时期的重要建筑,其正脊两端上的琉璃鸱吻为金皇统六年(1146)的原物,保存基本完好。鸱吻内部为砖红色坯胎,外施黄、绿等色釉。吻高3.5米,宽3.2米,略近正方形。吻首吞口甚大,尾部较为低平,上部堆塑出龙身,鳞片凹凸不平,且东西二吻的釉色不同,东吻龙身施黄色釉,西吻则反之,龙身施绿色釉,形制较为奇异。



  6.绿釉鸱吻/西夏


  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西夏鸱吻的尾部特征鲜明,明显呈鱼尾状,翻卷上翘,与隋、唐甚至更早时期的鸱吻风格更接近。鸱吻下部龙头眼球突出,颈鬃直立。背部施鱼鳍纹,尾部施鳞纹。



  7.《瑞鹤图》中的鸱吻/宋


  宋代的屋顶脊饰种类已较完备,且艺术形态丰富。宋画中所见的脊饰除鸱尾外,还出现了张开大口咬住屋脊的龙与螭,因而称为“龙吻”。宋徽宗赵佶的作品《瑞鹤图》描绘的是当时的宣德门,画面虽然只表现了端门的屋顶,但对屋顶的鸱吻做了细致描绘,鸱吻的下端加上了小兽头,头部加上疑似鱼头的成分,张口力度较大。吻兽尾巴上的黄色物件为“抢铁”,是为防止鸟类落下来破坏建筑。



  8.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琉璃鸱吻/元


  山西博物院藏


  永乐宫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元代古建筑组群和最大的道教宫观,因修建三门峡水库,于1959年前后被整体迁移至新址复原保存。三清殿屋顶两端有两个巨大的孔雀蓝盘龙鸱吻,是元代琉璃鸱吻中的唯一形制。鸱吻主体造型身上的浮雕龙纹盘延曲折,鸱尾的尾部卷曲方向强化了向上、向外卷曲的姿态,延续了自金代起建筑上的鸱吻开始从鱼形向龙形演变的趋势。这对鸱吻在迁建施工时被替换下来,目前保存在山西博物院。



  9.山西芮城永乐宫龙虎殿琉璃鸱吻/元


  龙虎殿又称无极门,为元代宫门,建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面宽五间,进深两间六椽,单檐庑殿顶,为元代典型官式建筑。正脊两端分立2米余高的三彩琉璃鸱吻,釉色以绿为主,黄、白为辅,形态与保存在山西博物院的重阳殿鸱吻多有不同,其上吻略向前伸,向外反卷的尾部更高更长,后面有背兽,整体形态呈威猛之势,为元代琉璃鸱吻中的精品。



  10.山西芮城永乐宫重阳殿琉璃鸱吻/元


  永乐宫琉璃代表了元代琉璃的最高水准,这件珍贵的琉璃鸱吻是上世纪中叶永乐宫搬迁时从重阳殿正脊西侧拆下的,现保存在山西博物院,吻内发现藏有宋金时的《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极其罕有。这尊琉璃鸱吻以红钳土堆塑而成,通体施黄、绿、白等釉色,通高3米,呈龙首鱼尾状,龙首张口露齿,尾部上翘向外反卷,形成优美的弧线,身体遍布细腻的鳞纹,无背兽。造型威武,极为壮观。



  11.山西平顺天台庵大殿鸱吻/元


  天台庵弥陀大殿因其形制、结构和手法严格遵循了唐代建筑制度,一度被断为唐构,但在2014年11月拆除飞檐椽子修缮时,发现了“大唐天成四年建创立”和“大唐长兴四年”等题记墨迹,知其实为五代后唐明宗时期的建筑。天台庵弥陀殿为单檐歇山顶,正脊较短,中间宝顶直立,两端各有一相向而立的黄绿色琉璃鸱吻,龙形的身躯卷曲上扬,龙爪向内后伸,尾尖向外翻卷,其外观特征表明这对鸱吻应为元代(一说金代)修葺时所补做,而非后唐原物。



  12.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鸱吻/元


  佛光寺大殿,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大殿建于唐代大中十一年(857),位于大殿正脊两端的鸱吻是元代修缮时补配的。鸱吻较大,十一品合成。吻高3米有余,宽2.08—2.19米。鳍尾偏长,上部塑一小龙盘曲,与永乐宫纯阳殿吻上的盘龙有多处相似。从风格上看,元代的琉璃匠人在修缮时亦保留了许多唐代鸱尾造型的特点。



  13.河北曲阳北岳庙宁德之殿鸱吻/元


  北岳庙德宁之殿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重檐庑殿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是我国目前尚存元代最大的木构建筑。正脊两端各有一只用16块琉璃彩瓦拼接而成的鸱吻,高3米余,吻尾较细,上翘外卷,曲度较为平直,后部甚为陡直,无背兽。吻首及爪覆黄色釉,其余部分为绿色釉。整个建筑结构严谨,保留着宋、元时期的结构特征。



  14.山西洪洞广胜上寺毗卢殿鸱吻/明


  广胜上寺毗卢殿上的琉璃,明弘治年间的遗存保存得最为完整。毗卢殿正脊较短,两端的琉璃鸱吻雄峙,各高1.75米,施黄、绿釉色,造型呈卷尾剑把式,吞口宏大,双角卷曲,耳后龙足折回,与吞口连在一起,吻身小龙盘曲,作隆龙之势。正脊正中立有宝刹,刹背有牌,内刻有明弘治十三年(1500)琉璃匠乔志清、乔六信、乔胄的题记。



  15.山西新绛稷益庙正殿鸱吻/明


  稷益庙位于山西新绛县阳王镇阳王村,又称阳王庙。始建年代不可考,元代重修,明代扩建,今仅存正殿和戏台。正殿为明弘治十五年(1502)扩建时的原构,单檐悬山顶。殿顶正脊中立宝顶,两端有三彩琉璃鸱吻,身后均有背兽。东吻略矮,吻首为常见的龙首,做口吞脊端状,一条蓝色琉璃升龙蜿蜒于其身。西吻略高,吻首似鳌鱼,口衔脊端,一条身形逶迤的绿首黄龙踞于鳌身。稷益庙正殿双吻造型迥异,在国内现存古建筑中十分罕见。



  16.山西大同兴国寺五龙壁鸱吻/明


  五龙壁原位于大同城南兴国寺山门前,于1980年拆迁于善化寺。壁长19.9米,高7米,厚1.48米。壁面用五彩琉璃镶砌,下筑须弥座。壁顶是仿木构房屋建筑形式,镶嵌着屋檐、斗拱、瓦垅、垂莲柱等。两端有琉璃鸱吻,颜色以黄、蓝为主,龙形的身躯卷曲上扬,鳞飞爪张,颇为富丽。



  17.山西介休张壁古堡空王祠鸱吻/明


  介休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琉璃之乡,张壁古堡内空王行祠屋脊上众多精美异常的明代三彩琉璃就是介休琉璃的代表。空王行祠的正殿虽然不大,但屋顶上的琉璃脊饰却造型生动,多彩多姿。正脊两端的琉璃鸱吻身形低矮,高1.4米,宽0.9米,吞口内塑宝珠一枚,一条黄色小盘龙端坐其上代替了吻尾,鳞爪竖起,毛角横飞,呈升腾之势,好似正在飞翔的金龙。



  18.山西长治城隍庙玄鉴楼鸱吻/明


  长治城隍庙又称潞安府城隍庙,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城隍庙,历经元、明、清三代扩建与修缮,集三代建筑风格于一身。玄鉴楼为明代建筑,螭吻为典型的明代样式。鸱吻绿首乌睛,黄唇白齿,全身装饰整条升龙龙纹,以浮雕的形式呈现,十分规整细腻。龙头张嘴向上,深藏于鸱吻向上外卷的尾部;黄色琉璃的龙身蜿蜒细长,龙尾自然弯曲,垂于下方鸱吻的脸颊;螭吻上还有人物装饰,更加丰富了螭吻形象,同时也是高等级的表现。



  19.辽宁沈阳故宫崇政殿鸱吻/清


  崇政殿是清太宗皇太极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也是沈阳故宫中等级最高、最重要的建筑。殿顶的五彩琉璃体现出崇政殿尊贵地位。殿顶两端的鸱吻以黄、绿、蓝为主要色调,龙尾高卷,尾后插有五股云纹长剑把,口中吞着大脊。此吻色彩斑斓、装饰富丽,是按照满族喜爱色彩鲜艳、火爆热烈的审美习俗修建的。因此,崇政殿在建筑装饰方面的艺术价值,是独特的。



  20.北京故宫太和殿鸱吻/清


  太和殿鸱吻的造型为典型的清代官式。梁思成在其《清式营造则例》一书中,将清代“琉璃作”的尺寸列为从“二样”至“九样”共八种规格,其中“二样”的吻需用13块琉璃件,是其中最大的,太和殿鸱吻正与“二样”符合。它高3.46米,宽2.68米,重4.3吨,由13块琉璃件拼装而成。太和殿鸱吻通体覆皇帝专用的黄色琉璃,因主体为龙的形象,故亦称龙吻,也叫正吻。



  21.辽宁新宾县永陵享殿鸱吻/清


  清永陵是清皇室家族的祖陵,位居清初盛京三陵之首,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后金天聪八年(1634)称兴京陵,清顺治十六年(1659)尊为永陵。清帝诸陵内享殿正脊的两端虽均有鸱吻,但唯有永陵享殿正脊的两端是卷尾龙吻。最为特别的是,插在东、西双吻背上的剑把内,西面的透雕了一个“日”字,东面的透雕一个“月”字。两字合为“明”,分开置于正脊两端,暗含有破“明”(朝)的用意。



  22.山西浑源永安寺传法正宗殿鸱吻/清


  浑源永安寺始建于金,后遭火毁。元延祐二年(1315)重建,仍保留了金代的风格,明、清时又多次重修。传法正宗殿为正殿,殿顶多达六百平米的面积均用五彩琉璃覆盖,脊饰色彩绚丽。正脊两端有清代五彩琉璃鸱吻,吻高2.7米,宽1.7米,吻形前倾,吻首张口吞脊,吻身祥云环绕,云中一条黄色升龙弓背曲身,盘踞于吻身之上,龙首向内前伸,龙口大张,呈蓄势待发之势,与下面的吻首上下呼应。



  23.山西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鸱吻


  开化寺始建于北齐,后历代重修。今寺内宋、金、元、明、清历代建筑均有遗存。其中大雄宝殿建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正脊两端的鸱吻造型动感夸张,装饰繁复,细节丰富,釉色以黄、绿为主,蓝、白、黑为辅,具有清代琉璃常见的特点。最突出之处是上翘翻卷的吻尾已被吻身上的盘龙所取代,看不清尾部的朝向,龙首及上半个龙身则朝内,令人印象深刻。



  24.山西夏县墙下关帝庙看亭鸱吻/清


  墙下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墙下村。该庙虽然只是个村级关帝庙,但建筑既包括了正殿、卷棚、寝宫,也配备了看亭、乐楼。其中的看亭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殿顶的琉璃鸱吻十分精美。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民间琉璃鸱吻的变化特点,不仅老龙头的形态变化多端,而且制作时十分看重仔龙,仔龙体积甚大,张着大口,极具动感,甚至给人喧宾夺主之感。



  25.山西介休后土庙后土殿鸱吻/清


  介休后土庙琉璃堪称山西清代琉璃的代表,各建筑屋顶均有五彩琉璃构件,又以鸱吻最为精彩。主殿后土殿为明正德时所扩建,其正脊两端的琉璃鸱吻在全庙中最具代表性,与明代鸱吻的规制严整相比,这对清代鸱吻造型更为灵动夸张,装饰华丽繁复,强调细节表现,质感强烈,具有高写实性。设色极为大胆,通体采用黄色釉,突出了皇家道教寺庙的性质。



  26.山西晋城泽州县府城玉皇庙琉璃鸱吻


  府城玉皇庙始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庙内琉璃大都用于中轴线上重要建筑的屋面上,采用捏花、铺锦和剪边等工艺。其中成汤殿(诸神殿)为金代所建,正脊两端鸱吻的造型瘦高,略呈长方形,吻尾向外高卷,身后陡直无背兽,一条盘龙蜿蜒盘踞其上,首尾皆向内朝向天空,整体釉色以金代琉璃所常见的黄、绿为主。



  27.山西省河津市台头庙献殿鸱吻/清


  据庙存碑文载,台头庙“建于汉,盛于隋唐,历五代及宋元明……”。明成化四年(1468)、九年(1473)均有重修。庙内献殿为清代建筑,其正脊两端的琉璃鸱吻采用立体堆塑,造型新奇,除下部的吻首还保留了张口吞脊的传统形制外,吻身以上至吻尾已完全被一条昂首躬身立于脊端的巨龙所取代,体现出清代河津琉璃制作艺术的高超水平。



  28.山西晋中平遥古城市楼鸱吻/清


  平遥市楼昔时处于古陶中心,有朝、午、夕三市,故曰市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重修,后多有补葺。楼为三重檐歇山造,屋面黄绿琉璃瓦覆顶,南面拼出“囍”字,背面拼出“寿”字。正脊两端各有一琉璃鸱吻,吻首张口吞脊,吻尾呈螺旋状卷曲,一条盘龙踞于其上。顶部立一棵摇钱树,树中心置一铜钱,三只金翅鸟栖于树上。



  29.江苏苏州狮子林鱼龙吻/清


  在我国南方的苏州等地,常能在一些建筑屋顶的正脊两端,见到堆塑的鱼龙吻。鱼龙吻为龙头鱼身,属“半龙”形象,造型多样,等级比官式的龙吻低,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科举制度而逐渐产生的,象征了只要做到“金榜题名”,就能实现“鱼跃龙门”进而“变龙”的阶层跨越的普遍认知,多用于寺庙的副殿建筑以及大户宅第。苏州狮子林贝氏宗祠屋脊上的鱼龙吻,鱼身高翘,鱼尾向下弯曲,似蓄力跳跃,造型生动而富有张力,堆塑十分精美。


 
标签: 鸱吻

本文标题: 盘点不同时期的鸱吻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84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