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俑,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著名的陶俑是秦始皇兵马俑,都与陪葬有关。古人事死如事生,陪葬是为了保障墓主人身后也享有与生前相同的生活。但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这种习俗也算“无心插柳”吧,这些陶俑负载了当时的各种信息,把他们生活时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列等都呈现在我们面前。就比如,没有秦兵马俑,我们怎么知道秦军虎狼般的战力是如何形成的;没有汉初彩绘兵马俑,我们怎么知道汉军已经出现了骑兵……。
还有服饰,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展出的陶俑,显示这个时期服饰文化变得多姿多彩。受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影响,裤的形制改善。裤,让活动变得更加灵活,“上衣下裤”开始流行。同时,五胡乱华的那些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则接受了中原汉族的衣冠制度,“长袍”他们也穿了。
看汉代以前的陶俑,除了兵马俑,都是穿着那种裹身的长裙。那时候的人还不会做真正的裤子,基本就是穿两条腿,无裆的。可不就得穿长裙挡着。所以,那时候坐必须是跽坐,正正地跪坐在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这样才得体。像《史记》上记载着刘邦像簸箕那样伸开两只脚坐,是很不礼貌的。都是没有裤子惹的祸。
穿裤装的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合裆裤就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装束,可以穿裤子上街了。
【三国蜀】
刘备建立蜀汉,以汉室正统自居,所以服饰上保留东汉传统的袍服。与国家博物馆东汉在四川出土的陶俑一样,严肃没有,活泼有余,造型都比较卡通。
三国 蜀 陶女俑
三国 蜀 陶男俑
乐舞陶俑
【西晋】
从东汉灭亡的220年到隋文帝统一建立隋的581年,只有西晋有暂短的统一。曹操是反对厚葬的,曹魏实行薄葬。从曹魏通过禅让得到天下的西晋,刚刚经过战乱,社会需要恢复,陶俑制作得也不精致,略显呆板。
长沙出土
【东晋】
西晋初中原地区则上紧下宽,上衣都瘦腰并掩盖住裙子的一部分。到东晋时江南地区又变成上衣短。
头戴巾,上身穿窄袖襦,下穿及地长裙,还笑眯眯的。
【北朝】
短命的西晋也是二世而亡,源于皇室内部残酷的争斗,少数民族趁机南迁,匈奴、羯、鲜卑、氐、羌在一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建立了十六国。这是真正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般地换。
其实,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超强的融合能力。不管多么强势的入侵,都不知不觉地向中原文化妥协。他们有暂时占据中原的能力,结果却是自己在历史中消失了。这次也是,匈奴、羯、鲜卑、氐、羌最终哪去了?
北朝陶俑,有“喇叭裤”了
鲜卑服陶武士俑
鲜卑服陶武士俑和笼冠陶俑
【西魏】
【北齐】
到西魏、北齐的时候,裤子比较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