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9000年前文化遗址,专家:中华文明第一步,汉字起源于此
中国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深感骄傲。文字和语言都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蕴含着一定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第一步。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文字,比如中亚苏美尔楔形文字,北非埃及象形文字,古中国商代甲骨文。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中国商朝时期一种成熟的文字,最早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便是用笔、结字、章法。
从甲骨文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它已经是一个比较严密且具有系统的文字了。然而任何一个成熟的文字都有一个必要的发展过程,因此,不成熟的汉字又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笔者就带领大家去看一个更为古老的文字,甚至可以说是汉字的新的起源。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为止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的留存,通过对该遗址的发掘,再现了淮河上游九千年前的辉煌,提供了黄河中游到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的连接点。
在当时那个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远古文化也是势头正盛,二者相得益彰,熠熠生辉。作为我们国家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贾湖遗址被确定为二十世纪全国一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贾湖遗址的重大发现主要包括遗迹和遗物两个部分,其中便有清理出的房址四十五座、陶窑九座、灰坑三百七十座、墓葬二百四十九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壕沟、小坑、柱等等,出土的遗物更是不胜枚举,比如用于刻字的龟甲骨笛、陶器等等。
在贾湖遗址中出土的龟甲上,契刻有很多符号,总计17个。我们称之为贾湖契刻,从符号的形状来看具有多笔组成的结构,应该是为了表达契刻者的意图,与甲骨文有些相似。有报道称这些符号便是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但是在专家看来,这些符号很明显是契刻者有意识刻画的,可以说它是图画,但不能确定它就是文字。
在学者看来,文字在我国的形成历经了一个缓慢却又长期的发展过程,要想追述文字的源头可能要把眼光放到8000年前,这些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在河南省新石器时代墓穴中所发现的贾湖契刻,便是最终演成汉字体系的最早前身。
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经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最后提出了“贾湖契刻对汉字来源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崭新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也认为,这些契刻在龟甲、骨头、石器、陶器上的文字确实应该是一种文字,如此一来贾湖契刻便成了商代甲骨文的历史源头。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贾湖契刻到商代甲骨文这中间至少有5000多年的历史历程,至于成熟的甲骨文为何会突然出现主要原因是载体的变化。但是想要找到更多过渡阶段的文字载体,仍然是考古工作者需要努力的事情,也希望在未来科技技术进步的同时,能够发现更多汉字起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