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碉房——中华民族传统住宅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5-02-10 11:06:00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碉房是居住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以及内蒙古地区的藏族同胞自古以来的主要的住宅形式。

  碉房是居住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以及内蒙古地区的藏族同胞自古以来的主要的住宅形式。


  碉房起源很早,可上溯到秦汉时期。


  清朝乾隆皇帝执政时期,攻打大、小金川之役时,清军就被碉楼所困,为此,还专门建造了不少碉楼用以练兵,熟悉攻防方式。



  碉房由巨大的石块砌墙,门窗较小,外面坚固厚实,因为其形似碉楼,所以用“碉房”称之。


  城市里的碉房往往以院落为全宅的中心,住宅环绕着小院。


  乡间碉房多依山建造,很少有院落。碉房平面方正,墙身上窄下宽,厚实粗重。


  因为青藏高原一带石料丰富,故碉房的外部多用石墙。


  藏东地区石料少,大多采用土坯。因为高原地区风大,加之为防范打冤家(为报冤仇而发生的械斗)等行为,故底层一般无窗,只有通气孔,两层以上设窗的很少,即使有窗也很小,而且排列不齐。



  碉房最常见的高三层,也有两层、四层的,朝向一般是南向或东南向。


  碉房楼层用土面层,在木梁上密排楞木,再铺一层细树枝,在其上铺20厘米厚的拍实土层,讲究的还于土层上铺木楼板。


  因为这些地区雨水少,屋顶亦用拍实土层,约30厘米厚,屋面多用平顶,屋中间都有一小天井贯通楼层,作通风和采光之用。


  就室内布局而言,两层碉房一般底层养牲畜,楼层住人及建佛堂等,屋顶做露台,供晒谷物以及在炎热的夏季乘凉。


  三层碉房底层置牲畜房和草料房;二层为卧室、厨房、储藏室;三层以精心装饰的经堂为主,附以晒台。


  四层碉房则底层饲养牲畜和堆放牛粪、牧草、杂物等;二层为灶房和贮藏室;三层为卧室;顶层设经堂和晒台。


  碉房二层有木构的挑楼伸出墙外,以扩大室内的空间和住宅面积;厕所常在楼上悬挑于外;各层以独木梯相连。


  这种住宅形式的出现与高原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畜牧业生产的特点、日常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自卫防御需要有关。



  过去建碉房缺少度量工具,施工时以人体某一部分的长度如“排”(两臂侧平举,约170厘米)、“卡”(一掌,约20厘米)、“跪”(约12厘米)等作标准度量。


  这些度量方法虽较原始,但简便易行,古时的碉房施工人一直互相熟悉、学习并沿用。


  建造碉房,用乱石砌墙时不用胶泥,不立杆,不挂线,只用少量黏土浆随手砌筑。


  用这样原始的方法、这样原始的工具建造成的高四五十米的石砌碉楼,可历时数百年,经历多次地震而不倒塌。


  碉房有自己鲜明的建筑特色,碉房为墙体承重,乱石砌的外墙收分明显,底层颇为厚重,上层木结构挑楼伸出墙外,形态轻盈,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碉房是依据地形而砌筑,与山势地形极为协调。在造型上,由于善于结合地形,碉房组合高低错落,形成了优美又富于变化的景观。


 
标签: 碉房 藏族

本文标题: 青藏碉房——中华民族传统住宅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94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