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培育浙江考古事业核心竞争力,夯实浙江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浙江省文物局印发《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未来6年将打造一批中华文明浙江标识、建成一家国家重点考古机构、取得一批浙江考古标志性成果、构建一个浙江考古国际传播体系等四个发展目标。
《方案》提出,通过实施六项工程完成目标任务。
实施新时代中华文明浙江标识工程。推进史前文明研究新突破,系统推进良渚、上山、河姆渡等大遗址考古研究;完善越国文化谱系建设,全面展示越国文明的历史原貌;打造吴越国考古研究品牌,系统深入推进吴越国考古发掘和研究阐释;做深宋韵文化考古实证,揭示南宋临安城遗址和绍兴宋六陵遗址在中国都城和陵墓制度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地位;探寻浙江瓷丝茶文化根脉,深化拓展蚕丝、陶瓷、茶叶在浙江起源、生产和对外流播的研究;彰显浙江海洋文化特色,开展早期海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专题研究。
实施新时代考古强基提能工程。打造全省考古协作平台体系,持续推动浙北考古基地(安吉)等建设;加强考古科技赋能,持续加强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提升考古管理数字化,迭代升级浙江省考古前置数字化管理系统,更精准高效地做好重点项目服务保障。
实施新时代考古浙军培育工程。强化省、市两级考古机构和队伍建设,增强省级考古机构考古力量,加强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质单位培育;加大考古人才引育力度,建立完善考古领域专家库,落实文物领域人才认定和评选机制;加强专业教育培训,构架文物考古职业能力培训体系。
实施新时代考古成果出版传播工程。创办考古学术期刊;加快考古发掘报告出版,6年内完成德寿宫遗址等至少20部考古发掘报告;深化“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研究,完成2项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实施新时代考古遗产活化利用工程。推动上山文化遗址群等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快推进余杭良渚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构建国家、省、市县三级考古遗址公园体系;以“考古+”助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物主题游径、“考古+旅游”精品线路等;做好重大考古成果宣传。
实施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工程。加强国内外考古合作,积极参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等文物考古国际交流项目;积极开展中外合作考古研究,成立良渚国际考古中心,培育考古领域的世界性学术课题;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持续放大“良渚论坛”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