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文书看古人的“防伪神器”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5-02-23 09:17:16  来源:《文化交流·版本研究》  作者:王楠
核心提示:印章不仅是权力与身份的标识,更是文书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有力保障。南北朝时期,印章的应用方式发生了转变,从早期在封泥上压印改为在纸上钤盖。

  惊心动魄的“伪造”传奇


  公元8世纪末,唐代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军事危机——泾原兵变。叛乱爆发后,唐德宗逃亡奉天。为挽救危局,司农卿段秀实试图盗取泾原节度使的官印,以召回追击德宗的叛军,但未能成功。情急之下,他伪造官文书,并倒盖自己司农卿的官印,竟然成功将叛军召回长安,为德宗朝廷赢得了喘息之机,最终平灭叛军。


  印章:权力与防伪的象征


  印章不仅是权力与身份的标识,更是文书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有力保障。南北朝时期,印章的应用方式发生了转变,从早期在封泥上压印改为在纸上钤盖。青铜材质的官印和受到其影响的寺院与私人印章,印面通常为5.2厘米至5.5厘米见方,这样的印章蘸取印泥时往往难以覆盖完全,即使仅仅钤盖一次,也会发生印文模糊的情况。为了能够解读印文,常常需要将多处钤盖的同一枚官印拼凑在一起,反复端详,方能得到确解。源自这样的因由,段秀实反盖印章的情况才可能发生。


北周“左司武印”,铜质,鼻纽有穿,纵5.2厘米,横5.3厘米


  印章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敦煌出土的S.613《西魏大统十三年(547)效谷郡计帐》上可以发现三种不同的官署印,据推测可能是州郡官府的印章。它们完美配合了新的籍帐技术,最大限度调用社会资源,造就了力量最弱的西魏王朝逐渐扩张,最终形成隋唐王朝强大统一的格局。


S.613《西魏大统十三年(547)效谷郡计帐》骑缝官印


  斜钤技术:古代防伪的“黑科技”


  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直是印章使用中的关注点。北周写本DB14711《杂阿毗昙心论》卷背骑缝钤盖“永兴郡印”,是模仿官文书防伪印的功能,也方便文本的缀合;纸缝开胶纸张脱落时,可防止残断写本的错误粘连。


DB14711《杂阿毗昙心论》卷背的骑缝官印


  此外,斜钤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伪造的难度。通过在纸张不同位置以不同角度加盖印章,可以显著降低伪造的可能性。如果印章在骑缝上端正地钤盖,两纸各有一半或以上的印痕,则容易进行拼接作伪。而斜向钤盖且角度各异,则违规进行两纸之间印痕拼合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如果斜盖两枚,则几乎完全堵住了伪造的可能性。


  敦煌文书:防伪技术的活化石


  目前所见最早用例是唐高宗调露二年(680)东都尚书吏部符(吐鲁番博物馆藏,04TBM207:1—7),其卷背骑缝处向左斜钤的“都尚书吏部之印”朱印便是证明。


唐高宗调露二年(680)“东都尚书吏部之印”


  敦煌文献中所见的印痕,记录了官署印产生的关中、河西地区的历史原貌,是珍贵的文物及文献资源。如果我们从印章文物、印痕、文献入手,并能结合唐代法书摹本、宋代刻帖及域外文献,从制度史和技术史的角度加以研究,不难发现一个全新的中古印章文化的研究领域。


 
标签: 敦煌文书

本文标题: 从敦煌文书看古人的“防伪神器”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96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