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中山墙的种类与样式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5-04-03 09:39:16  来源:十三级小匠人
核心提示:山墙就是砌筑于建筑物两端的墙体,以支撑建筑上部的屋山。山墙的下部一般就是方正的、坚固的墙体,而上部则大多为三角形。这样的山墙大多出现在硬山、悬山建筑中。

  山墙就是砌筑于建筑物两端的墙体,以支撑建筑上部的屋山。山墙的下部一般就是方正的、坚固的墙体,而上部则大多为三角形。这样的山墙大多出现在硬山、悬山建筑中。在歇山顶建筑中,山墙上部大多是山花。山墙主要起围合和保温的作用,同时还能防火。



  人字山墙:比较简洁实用,修造成本也不高,民间多采用。



  镬(huò)耳墙:又称鳌头墙,是岭南民居建筑特色,因在屋面之上砌筑有锅耳状的硬山墙,故称此为镬耳墙,相对于湿热的岭南,镬耳墙还有挡风入巷,让风通过门窗流入屋内,火灾时山墙可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



  波浪形山墙:波浪山墙实际是镬耳山墙的变形,更像古代的官帽。造型起伏有致,讲究对称,起伏多为三级,百姓基本不用。在比较大的建筑群中它和人字形山墙、锅耳形山墙一起出现在群落里,尤显风姿。一般会出现在大型的建筑样,多为高门府邸,达官贵人之家,形态优美,尤显风娑。



  观音墙:苏州园林房屋的山墙形状,大多有形似岭南五行山墙中的金形山墙,也有少数土形山墙,在苏州称为观音兜,既有生财吉意,也有慈悲观音佑助之祥瑞含义。




  马头墙:是传统微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粉墙,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徽派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而高大耸立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风火墙。



  五行山墙:就是将山墙做成“五行”的形状,所谓“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山墙在广东、福建一带的一些民居中较为常见,如,广东潮汕民居、福建金门民居等,都使用五行山墙。使用五行山墙既有风水的意义,又能使整个地区的民居看起来形式更富有变化,更为丰富多彩。



 

本文标题: 中国古建筑中山墙的种类与样式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405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