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纹是自宋代以后常见的瓷器装饰植物纹样。
在中国文化中,竹子代表着正直、坚韧挺拔、宁折不弯的君子之品。
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通常与梅、松组成岁寒三友纹饰。
竹子因其挺拔、四季常青的特性,常被视作君子的象征,代表生命的气节和精神的富足,表达人们对于高尚品格的追求。
竹节贞,贞以立志
《诗经》中有关于竹的诗篇:“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竹修长挺拔,有昂扬绝俗之姿;疏朗潇洒,有旷达君子之态;苍翠葱葱,四时常绿,有傲霜斗雪之志;下实上虚,中通外直,有律己虚心之操。
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竹既是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象征,又是谦虚淡泊,潇洒俊逸的化身。
白居易在《养竹记》中,从本固、竹直、心虚、节贞四个方面概括了竹的高尚品格。
时代精神之象征
雍正朝·清新的竹纹杯(大都会博物馆)
明宣德 青花岁寒三友暗花双龙纹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