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从来不是简单的遮风挡雨之所,其承载着礼制精神与美学追求,同时是中国古建筑最吸引眼球的部分。关于屋顶,“五脊六兽”经常被提起,那到底什么是“五脊六兽”呢?
01-什么是“五脊”?
“五脊”指的是中国古建筑屋顶的基本骨架:一条正脊横亘于屋顶顶端,四条垂脊分别从正脊两端向四角延伸。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叫五脊,是中国古建筑最基本的屋顶构架形式。
【正脊】:房顶中间部位与面阔平行的脊,即前后两坡交汇的屋脊。适用于硬山、悬山、歇山、庑殿屋顶,卷棚屋顶不设正脊。其作用是封护两坡面瓦垄交汇处,防止雨水浸入。
【垂脊】:与正脊相交向下的屋脊,硬山屋顶、歇山屋顶皆有四条垂脊。其同样起到封护边线,防止雨水侵入的作用。
02-什么是“六兽”?
“六兽”并非确指六只神兽,而是以正脊两端的鸱吻为核心,与四条垂脊上的蹲兽共同构成的神兽体系。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垂脊蹲兽的数量直接反映建筑的规格:故宫太和殿以十只蹲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成为中国古建筑中唯一使用十兽的特例。
这些神兽并非随意堆砌,每一只都承载着特定的象征意义:【龙】为百兽之尊,象征皇权天授;【凤】是百鸟之王,寓意天下祥瑞;【狮子】象征威严镇宅;【天马】、【海马】代表通达四海;【狻猊】喜烟好坐,常与香炉相伴;【狎鱼】能兴云作雨,寓意消灾防火;【獬豸】明辨是非,是司法公正的象征;【斗牛】为镇水神兽,守护建筑免遭水患;【行什】状似雷公,暗含避雷之意。
▲龙-凤-狮
▲天马-海马-狻猊
▲押鱼-獬豸-斗牛
民间建筑虽不能使用皇家规格的神兽,但在屋脊上装饰“福兽”“宝瓶”等简易造型,同样承载着百姓对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朴素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