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之院墙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5-04-21 09:00:50  来源:一起学古建
核心提示:院墙是建筑群或宅院的防卫或区域划分用墙,建筑越重要,院墙越高越厚,墙面作法越讲究;院墙的高:以不能徒手翻越为最低标准,高则有达四五米。

  院墙是建筑群或宅院的防卫或区域划分用墙


  建筑越重要,院墙越高越厚,墙面作法越讲究


  院墙的高:以不能徒手翻越为最低标准,高则有达四五米


  院墙的宽:最简单的作法不宜小于40厘米,一般应在50厘米以上;与墀头墙相交时,墙宽不宜宽于墀头



  瓦顶单坡长度(不包括正脊所占宽度):琉璃瓦不少于3块七样筒瓦长(包括勾头)约是3*28.8厘米=86.4厘米;黑活瓦顶不少于4块三号筒瓦长(包括勾头)约是4*17厘米=68厘米


  院墙的收分:传统作法是里外皮均应有正升(收分);小式建筑的院墙收分可按墙高的5/1000~7/1000;大式建筑的院墙收分最小不小于4%,最大不超过墙高的11%



  以下重点介绍院墙工艺:


  1.下碱


  除少数院墙外,一般应设下碱,层数应为单数,但最多不超过十三层。


  高度一般按(下碱+上身)墙高的1/3;大式建筑院墙过高时,下碱最高不超过1.5米


  下碱用料和砌法一般比山墙下碱的作法等级低一些


  2.上身


  院墙里外皮都应退花碱,花碱尺寸:0.6~1.5厘米(不包括抹灰厚度)


  上身砌法较下碱粗糙


  小式建筑的院墙上身多采用停泥、开条等小砖砌筑或碎砖抹灰作法(抹深月白或青灰)


  宫殿、寺庙的院墙上身多采用抹红灰作法


  南方地区的寺庙习惯采用抹黄灰作法


  全院最低处应考虑在下部做排水的“沟眼”,小式院墙可在沟眼处砌一块石雕或砖雕的“沟门”,也可只砌成一个方洞


  3.砖檐


  院墙的砖檐形式取决于墙帽的形式


  (下一节描述砖檐:棱角檐、抽屉檐、鸡嗉檐、冰盘檐分四、五、六、七、八层)



  4.墙帽


  ①宝盒顶:多用于小式建筑的院墙


  ②道僧帽:一般多用于后檐墙


  ③馒头顶:多用于民居院墙


  ④楣子顶:又叫硬顶,抹灰作法为“假硬顶”;用方砖的露出真砖实缝的为“真硬顶”;多用于小式建筑的院墙


  ⑤蓑衣顶:用于小式院墙须用小砖(如四丁砖)摆砌;用于大式建筑院墙时,多用城砖摆砌


  ⑥鹰不落:多用于小式建筑和民居院墙


  ⑦兀脊顶:多用于大式建筑的女儿墙、护身墙、宇墙、琉璃花墙等


  ⑧瓦顶:多用筒瓦作法,正脊可做过垄脊和正脊,如为黑活瓦顶多采用皮条脊而不采用带陡板的大脊;垂脊小跑一般仅放1-3个;瓦顶用于大式建筑的院墙;寺庙、王府等多用筒瓦,皇宫院墙多用黄琉璃瓦顶,皇家园林的院墙则采用黄、绿两种琉璃瓦顶


  ⑨花瓦顶:墙帽部分采用花瓦作法,用板瓦摆出的各种图案,多用于小式建筑或园林建筑的院墙


  ⑩花砖顶:多用于小式建筑或园林建筑的院墙


  院墙的砖檐和墙帽采用什么形式,要根据主体建筑的形式及院墙高度等因素决定。砖檐和墙帽的用料和作法的细致程度不应超过主体建筑。院墙约高,砖檐的层数越多,墙帽也应越大,与之相协调。


 

本文标题: 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之院墙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408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