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唐·孟浩然
灵芝纹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纹样之一,其造型源于灵芝的自然形态,融合了文化象征与艺术审美,广泛应用于瓷器、纺织品、家具等领域。
构图形式:
缠枝式:以灵芝为主体,通过藤蔓般的枝条相互缠绕、连绵不绝,形成一种富有韵律和动感的图案,常见于陶瓷、织物等装饰上,如明清时期的青花瓷上的灵芝缠枝纹。
矾红彩缠枝灵芝纹碟
折枝式:将灵芝单独或与其他花卉、植物的枝叶一起,以折枝的形式表现,仿佛是从枝头折下的一枝,生动自然,多应用于瓷器、绘画等,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
团花式:把灵芝纹组合成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团花图案,通常对称、规整,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常见于家具雕刻、纺织品的局部装饰等,寓意团圆、圆满。
青玉灵芝莲瓣纹四足洗
组合式:灵芝常与水仙、竹、寿石等组合成“芝仙祝寿”图案;与山茶、松、梅、柿和百合根组合成“新韶如意”图案;与盒和荷花组合成“和合如意”图案等,表达丰富的吉祥寓意。
文化寓意:
长寿吉祥:灵芝在古代被视为仙草,《本草经》等古籍记载其有延年益寿功效,人们将对长寿的期盼融入灵芝纹中,常与“寿”字、仙鹤、仙鹿等组合,象征健康长寿、吉祥如意。
如意美满:灵芝形状与如意相似,因此灵芝纹也被赋予了如意的寓意,象征着事事顺心、万事如意,常用来祝福人们在生活、事业等方面能够顺遂圆满。
君子之交:灵芝与兰花并列,被称作“芝兰”,用来比喻君子之间纯洁高尚的友情,体现了古人对美好品德和真挚情谊的追求。
驼色地团龙凤灵芝如意纹锦
历史发展:
秦汉时期:灵芝纹开始出现,当时帝王渴望长生,神仙思想盛行,灵芝被视为“仙草”,在出土的汉墓壁画中,常出现动物献瑞(即灵芝)或与鹿和云气纹搭配的场景,表达引导灵魂升天的意象。
双凤灵芝砖
唐宋时期:唐高宗以道家祖师李耳为先祖,将道教思想与灵芝作为祥瑞的象征进行结合,唐玄宗也将道教与祥瑞文化联系起来,灵芝变为一种宗教祥瑞,开始广泛出现在陶瓷、壁画等艺术形式中。
定窑刻鹿衔灵芝纹透雕婴戏如意形枕
明朝时期:灵芝纹发展至鼎盛,尤其在明代嘉靖皇帝痴迷道教追求长生的背景下,灵芝纹在陶瓷器物、纺织品和家具上大量流行,表现形式多样,有折枝、缠枝、团花等。
寿字灵芝团龙妆花纱
清朝时期:灵芝纹整体风格渐趋写实,多与水仙、竹等组成统一纹饰,装饰手法趋向程式化,追求富丽华贵繁缛雕琢的风格。
灵芝金寿字纹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