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金华东阳市,有一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还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东方住宅”,它就是东阳卢宅。
卢宅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东郊,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群。据《雅溪卢氏家乘》记载,卢氏源自河北涿州(古称范阳),原是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姜太公第11代孙卢员甫于南宋初年由河北迁往浙江,并在东阳建宅。明朝景泰到万历年间,卢氏的第19代孙卢洪澜及其子扩建卢宅,东阳卢宅初具雏形,卢氏自此定居于此,世代聚族而居,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卢睿成进士起,到清代中叶科第不绝,陆续兴建了多处规模宏大的宅第,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筑群,也是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卢宅房屋数千间,现存自明景泰至民国初的建筑20余座。
▲东阳卢宅(图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仅用于学习交流)
建筑格局
在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民居东阳卢宅,也有着和故宫相仿的总轴线格局,叫做“前堂后寝”,前堂是卢宅的公共厅堂,供族内子孙举行祭祀、聚会、娱乐、吉庆、议事、教习等,石库门的后面则是家眷、仆人的生活起居空间,平时石门关闭,外人不得入内。
进入卢宅前,有风纪世家、大方伯、旌表贞节之门三座牌坊迎接,然后走过宽阔的甬道,方见到卢宅肃雍堂的真面目。整条肃雍堂纵轴线有九进,长度达到320米,依次是捷报门、国光门、肃雍堂大厅、肃雍正堂、乐寿堂、世雍门楼、世雍堂、中堂、后楼。在中国,只有故宫和孔庙有这样的结构。
▲东阳卢宅纵轴线(图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仅用于学习交流)
肃雍堂主轴线东侧与之平行的,前有世德堂轴线(依次是惇裕堂、嘉会堂、世德后堂、世德上厅)、树德堂轴线(依次是树德前厅、树德堂、树德后堂),大夫第东吟堂轴线,中有大雅堂轴线前后二进(依次是善庆堂、惇叙堂),后有爱日堂三进。
西侧与之平行的,前有存义堂前后两进、世进士第忠孝堂,中有上台门,即慎修堂前后两进。
整个建筑群落古朴典雅、宏敞秀丽、气势非凡,显示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卢氏宗族聚居结构,同时反映出东阳木雕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士大夫传统风水意识,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遗产”。
▲东阳卢宅(图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仅用于学习交流)
主要建筑
卢宅肃雍堂
卢宅肃雍堂,建造六年,以九进院落成工字形布局,纵深320米,为国内民居之最。肃雍堂平面作工字形,以穿堂将前后二堂联结成一体。其中前厅原是歇山屋顶,后虽改为两厦悬山顶,但室内木构架仍保留歇山转角做法,斗拱式样也很华丽。按明制规定,品官住宅不准用歇山顶,因此肃雍堂前厅的屋顶改形是否系宅主为逃避“逾制”之罪而采取的补救措施?这种现象在明代住宅中甚为罕见。肃雍堂不仅规模宽宏,且构件雕饰华丽,融东阳木雕与彩绘艺术于一炉,集砖雕、石刻艺术于一体。
▲东阳卢宅(图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仅用于学习交流)
历史文化底蕴
东阳卢宅不仅是江南古建筑的瑰宝,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自明永乐年间至清光绪年间,卢氏家族出了8名进士和29名举人,家族文化底蕴深厚。
卢宅肃雍堂的建筑形式和功能布局也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其建筑形式多样,既有宏敞肃穆的大厅,也有小巧精致的庭院,体现了不同的建筑理念和文化思想。肃雍堂的名称也取自《诗经·召南·何彼侬矣》中的“肃雍”二字,寓意肃敬雍和,表达了儒家的礼乐思想。
由此可见,东阳卢宅不仅是江南古建筑的瑰宝,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无论是建筑艺术还是历史文化价值,卢宅都具有着独特的魅力,展示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前往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