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桥——北京中轴线古建筑群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5-04-29 10:44:15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万宁桥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是元大都时期建筑,也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被誉为“中轴线上第一桥”。

  万宁桥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是元大都时期建筑,也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被誉为“中轴线上第一桥”。万宁桥及其所在地安门外大街的位置与走向自建设完成后从未改变,是中轴线始建时期的重要历史遗存。它在元大都的规划和建设中起着特殊作用,不仅是中轴线的重要节点,而且是典型的“桥闸一体”设计,具备双重功能:既可当桥通行,又可当闸以制水。


  元代大运河漕运的终点在积水潭,万宁桥作为通惠河上游的重要通水孔道,是积水潭的入口。漕船要进入积水潭,必须从桥下经过,因此,它又被称作“天桥”。时任都水少监(掌管全国水利工程)郭守敬在设计修凿通惠河时,为解决北京城西高东低的水势落差,在河上依次设有24座水闸,以提高水位。其中,澄清上闸即设在万宁桥西。



  万宁桥有很多名字,元人称积水潭为“海子”,因其靠近于此,故得名“海子桥”。后改名万宁桥,取“万年永宁,坚固不朽”之意。明代沿袭这一称呼,据《明一统志》记载:“万宁桥在海子东岸,跨玉河上流。”明代改皇城北门为北安门,清代改称地安门,万宁桥在皇城以北,也被称为北安桥、地安桥。又因皇城北门俗称“后门”,老百姓习惯叫其“后门桥”。此外,在众多史料及诗歌作品中,万宁桥还被称作“洪济桥”“月桥”“官桥”等。


  万宁桥为单孔拱券桥,原为木构筑,后改为石筑。其桥体建筑是精美的石刻艺术品,有桥栏望柱各16根,栏板各14块,这些望柱和栏板因经历不同年代修葺,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表面灰暗、剥落、凹凸不平者属元代,表面颜色较浅、花纹较为清晰略被风化者为明清遗存,表面洁白光滑、花纹清晰者就是近现代之作了。桥四角燕翅上各有一尊镇水兽,此兽名为“蚣蝮”。



  据明代杨慎所著《升庵集·龙生九子》记载:“六曰蚣蝮,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传说蚣蝮是龙的第6个儿子,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压在沉重的龟壳下看守运河。千年后,终获自由,脱离龟壳。人们念其护河有功,便按照龙的模样雕成石样放置于桥边,护卫桥梁。万宁桥东北燕翅上的镇水兽为元代遗存,其余西北、西南和东南方向的3尊镇水兽鳞纹清晰,脊背线条弯曲流畅,则属明代。


  因万宁桥重要的历史地位,关于它的神话传说在百姓中也广为流传。民国学者张次溪在《燕京访古录》中曾记载:“后门外地安桥下,有石刻三字,曰北京城。”其中,“京”字正好落在中轴线上,当河水上涨时,如果把这三个字淹在水下,北京就有遭遇水灾的风险,故有“水淹北京城”之说,万宁桥在京城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而在2000年对万宁桥进行整治修缮、恢复旧貌,疏通桥下河道时,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工作人员还特意在桥下寻找写有“北京城”的石刻,但并未找到。



  1984年,万宁桥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遗产构成。在北京现有的9处桥闸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仅有万宁桥这座“高龄”古桥仍承担着城市次干路的繁重任务。


 

本文标题: 万宁桥——北京中轴线古建筑群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410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