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佑圣观路44号的居民们都搬走了——这幢四层小楼已启动危房治理。
空荡荡的小楼,留下来等待这里的改变。
马市街,拥有14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冯山人巷6号,也曾一度风雨飘摇。今年经过有机更新,如今已风韵初具。
“过去屋顶漏雨厉害,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现在,曾经居住在这里的15户居民,都盼着早点搬回“新家”。
最近,上城区全面完成了“危房治理三年行动”任务(2015-2017)——自2015年起上城区启动“危房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列入行动计划房屋514处,总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占杭州全市计划内治理危房总数的37.9%,为全市数量最多。
目前,该计划内的危房已提前半年全部完成治理。更多的上城老百姓说,从此以后,“再也不怕下雨天。”
让“老房子”成为文化符号
“上城区拥有市级历史建筑六批、共162处,历史文化街区7处,历史地段10处,占杭州市总量的一半以上。”上城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作为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心城区,上城区的“危房”,经过精心修缮,更多的成为了城市记忆、文化符号。
多年来,以“应保尽保、修旧如旧、最小干预、恢复历史风貌”的工作原则,上城区发挥工匠精神,通过落架大修、有机更新等手段,为思鑫坊、泗水新村等众多历史建筑,注入了新活力,以危房治理积极推进历史建筑保护,精心雕琢“世界名城”的历史底色。
让“老房子”留下城市记忆
前阵子,光复路105号最后一户居民搬走了。
“家当都带走了,搬新家咯!”王师傅一家人就此告别,已成为C级危房的老屋,将彻底实施落架大修。
这幢二层小楼,现在看起来破败不堪,毫不起眼,其实背后有着一段难忘的“城市记忆”。原来,在昔日的桥边河畔水埠头,这幢二层小楼曾是一座拥有17间客房的“水景”客栈,当年清爽漂亮,夺人眼目。
原本经营得好好的,谁知老板家里出了一个赌徒,嗜赌如命,把旅馆房间一间一间“输”了出去。到了后来,旅馆也开不下去了,陆续有住家搬了进来,每户人家一间,支付二两金子作为“顶费”。
直到解放以后,客栈变为“公房”,住满了十七户人家。几十年来,挤挤挨挨,无厨无卫。
最后搬家的这个住户姓王,今年50多岁,有兄弟姐妹5个。王师傅回忆说,上世纪四十年代,他们的父亲在中山中路清泰街转角的“杭州万能螺丝店”隔壁开有一间眼镜店。20岁时,他们的母亲就住进了光复路105号,算起来那应该是1943年的事了。享年94岁的老母亲,今年春节刚刚去世。
仲向平等城市研究专家,还为这幢老房子写下了颇为生动的手札:
三进院落,两幢楼屋,还看得出走马内廊,雕花牛腿。进入大门,左右厢房。左厢房门口有一口井,正屋客堂地板下也埋有一口井。前者是供人用的,后者是冬暖夏凉调节温度用的。屋内设井还寓意财源滚滚,好运连连,所谓“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
以危旧房整治项目、征迁地块为线索,上城区湖滨街道就选取了70处老建筑、老地标,邀请城市研究和文史方面的学者、专家,在搬迁改造之前,一起寻访居民的回忆,挖掘背后的故事。将来,伴随着这些“老屋”变“新居”,老杭州的城市记忆仍旧可以保留下来。
目前,湖滨街道组织的专家团队已经整理出了20多份老房子的“档案”,接下来还将继续开展第二期工作。
力争2017年底完成全域化危房治理
今年,以推进“四个全域化”为目标,上城区又立下了“军令状”——力争2017年底完成全域化危房治理目标。
经过前期排查,今年上城区新列入改造项目61处,建筑面积3.13万平方米。截止目前,已完成42处,所有项目计划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修缮、改造或拆除。
除了“背街小巷”,上城区还有一些成片的危旧房主要集中在“城中村”中。近年来,上城区以城中村改造助推危房治理,更多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
比如,紫阳街道的木场巷社区,前几年遇到暴雨天气,危旧房区域积水曾经有近一米多高。去年,为彻底改善百姓居住环境,上城区将该区域纳入了征迁改造范围。今年4月,昔日危房中的住户都已腾空交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