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甲骨文与古埃及《亡灵书》在德国柏林相遇时……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7-20 11:31:53  来源:澎湃新闻
核心提示:埃及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两国文明皆由大河孕育,源远而流长。比如,当甲骨文与古埃及文字相遇时,会有什么样的”对话“?
  埃及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两国文明皆由大河孕育,源远而流长。比如,当甲骨文与古埃及文字相遇时,会有什么样的”对话“?

  2017年7月6日,由上海博物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中国和埃及:世界的摇篮”在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下属的新博物馆开幕。从上海博物馆了解到,上海博物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开创性地将中国和埃及两种文明的文物系统陈列在一起,开展了一次“长时段、多维度、深层次”的跨时空文明对话。同时也为德国观众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国和埃及古代文明的窗口。

  此次展览与时下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在策展理念上有着共通之处,以相互对比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类创造的丰富历史,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此次展览分为“文字”、“统治”、“信仰”、“日常生活”和“葬仪”五个部分,时间跨度从公元前2400年到公元四世纪。


  第一部分

  “文字”

  文字的出现令思想可见,使历史的流传更为有序,人类由此踏上文明的进阶。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出现在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和中国。

  上古时代的中国人就地取材,以兽骨、龟甲、竹木简为书写材料,偶尔也使用昂贵的绢帛。汉字体系成型的时代虽然相对较晚,但却是古文明中唯一仍在使用的“活文字”。在商晚期的一件刻辞牛胛骨上,记录了一次商王占卜过程,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车祸记载之一。

“车祸”刻辞牛胛骨
商晚期前13世纪-前11世纪
上海博物馆藏

  古埃及文字与汉字类似,同样也经历了从图符逐渐演化为复杂体系的过程,莎草纸则是古埃及理想的书写介质。托勒密时代的《亡灵书》长逾4米,以图画和咒语构成,当时的人希望通过它来帮助亡者找到通往来世的道路。


塔·莱迈特什·恩·巴斯苔特的《亡灵书》
托勒密时代,公元前310-前30年
柏林埃及博物馆及莎草纸文稿收藏馆藏

  第二部分

  “统治”

  为了向德国观众更好地展示早期中国文明,上海博物馆参展的展品中,有多件是首度走出国门。在“统治”这一部分,上博展出了“越王者旨於睗剑”,这是战国早期(公元前475年-前4世纪中叶)著名的一柄青铜剑,剑上的鸟书铭文记载了它是越王勾践之子“者旨於睗”的随身佩剑。



越王者旨於睗剑
战国早期公元前475-前4世纪中叶
上海博物馆藏

  展览中的这尊古埃及王后像对应的人物身份尚不能确定,但她具备“阿蒙神之妻”的王权特征。王后右手持拂尘式权杖,额前可见两条眼镜蛇,头戴象征神性的哈索尔王冠。

王后立像
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公元前1279-前1213年
柏林埃及博物馆及莎草纸文稿收藏馆藏

  第三部分

  “信仰”

  原始崇拜大多出于对宇宙自然或未知力量的恐惧。上古时期中国的信仰与宗教为多神崇拜,氏族首领及巫师被认为具有沟通天地神灵的能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灵形象深入人心,以龙、凤为代表的图腾或神兽,也以直观的形象存在于民众生活中。

  与其他众多文化一样,古埃及也同样信奉神创造并主宰世界,对古埃及人而言,这种普遍的信仰观念体现在无数的神庙和宗教节庆中,众神灵各司其职,神的力量无所不在。

阿努比斯神像
第三中间期至后王朝时期,公元前1070-前525年
柏林埃及博物馆及莎草纸文稿收藏馆藏

  第四部分

  “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部分,商代晚期的“戈”鸮卣是一件深受观众喜爱的青铜器。


“戈”鸮卣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上海博物馆藏

  鸮,也就是猫头鹰,这件器物整体由一对相背而立的鸮形巧妙地结合而成,上部有绳索形的提梁,器内壁铸有一个铭文“戈”,这是器主的氏族名称。从正面看,器物就像一个正在跳绳的猫头鹰,颇为可爱,展现了中国古人的艺术造诣和生活情趣。


男子奈弗霍尔与妻子双人像
新王朝时期,第十九或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92-前1070年
柏林埃及博物馆及莎草纸文稿收藏馆藏

  这尊双人像刻画的是并肩而坐的一对古埃及夫妇奈弗霍尔和瓦杰吉,男子身着长款腰裙,女子穿着紧身褶裙并以右臂服拥着丈夫。

  第五部分

  “葬仪”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统治形式屡经更替,个人的信仰观念亦不断演变。而先人们对永恒不朽的美好向往则已渗透到埃中两地古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与亡者葬仪中,在当时的审美观念、造型特征和艺术形态等各个方面均有所体现。

  在这部分,一套中国西周时的“幎目缀玉”(又名“玉覆面”)颇为引人注目。这种葬玉流行于两周,被视为汉代玉衣的先河。此套“幎目缀玉”由51块形制各异的玉件组成,较为具象地表现出人的五官、胡须等,惟妙惟肖。

幎目缀玉
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上海博物馆藏

  另一组著名的比对是一件公元前700多年的埃及木乃伊彩绘棺盖和中国汉代的银缕玉衣(徐州博物馆馆藏)。


埃及木乃伊彩绘棺盖


中国汉代的银缕玉衣

  据悉,开幕当天,主办方在柏林新博物馆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柏林国家博物馆总馆长迈克尔·艾森豪威尔、埃及博物馆与莎草纸文稿收藏馆馆长弗里德里克·塞弗里德、德国储蓄银行主席格奥尔格·法伦勋恩等共同出席活动,并发表了讲话。

  展览开幕后在德国引起了当地各大媒体的关注,德国《世界报》、《每日镜报》、《德国之声》、《艺术日报》等媒体对本次展览进行了报道。其中《世界报》在报道中称:“此次展览展示了数千年前的世界,古代中国人和埃及人是如何在其人性的创造力中,差异化地统一到一起的。”




展厅现场

上博工作人员赴德国挑选展品

  展期:2017年7月6日-12月3日(7月5日开幕)

  地点: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下属新博物馆

  主办方: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标签: 博物馆

本文标题: 当中国甲骨文与古埃及《亡灵书》在德国柏林相遇时……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53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