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中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古代丝绸之路的贯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逐步融合并相互影响。
7月18日,“丝路瑰宝国粹新颜——中国景泰蓝的前世今生”展览在广州博物馆专题展览厅开展。此次展览由广州博物馆、廊坊博物馆联袂举办,共同展出两馆馆藏景泰蓝精品近80件。展览由“流光溢彩景泰蓝”和“国粹新颜焕生机”两大部分组成,从明代到现代,涵盖了景泰蓝的历史、制作、风格流派变化以及现代工艺创新等方面的内容,集中展现了景泰蓝这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展期持续至2017年10月22日。
一、异域技艺融合发展放异彩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嵌珐琅”,是一种技艺源于域外却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土壤上大放异彩的独特工艺品。工匠们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接固定,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打磨平滑,最后烧制而成。掐丝珐琅工艺传入中国始于元朝。蒙元统一全国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许多身怀绝技的阿拉伯工匠也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烧造掐丝珐琅的技术和主要原料。明朝景泰年间,掐丝珐琅工艺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人们统称“景泰蓝”。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珐琅工艺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广州工匠率先吸收了欧洲画珐琅工艺,生产出许多中西合璧的精美的珐琅器。除了远销海外,广州生产的画珐琅还进贡朝廷,宫中称之为“广州珐琅”。清代的广州不仅有较成规模的画珐琅作坊,还向朝廷输送优秀的画珐琅匠人以满足皇室需求。特别是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画珐琅作品在造型、釉色、纹饰、落款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康熙时期的画珐琅器釉色亮丽洁净,纹饰以写生花卉及图案式花卉为主。雍正年间的画珐琅器物器型制作工整,黑釉光泽亮丽。乾隆年间的画珐琅器装饰趋向稠密、细致的堆砌式,更多了中西合璧的装饰方式,工艺上出现了画珐琅与内填珐琅、掐丝珐琅等相结合的现象。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古老的景泰蓝工艺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匠人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洋并举,借鉴利用,除了推出大量传统器型的作品外,还依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开创风格各异的新产品。一方面吸收古代青铜器、陶瓷器、漆器、家具以及金银细工等器物的造型特征,另一方面汲取丝绸、织毯、缂丝、织锦、国画等优秀纹饰的构图和色彩风格,巧妙地结合景泰蓝工艺和材料特点,创作出了更加精美绝伦的现代景泰蓝工艺品,使得这一传统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广州、廊坊两地精品齐荟萃
本次展览荟萃两馆众多景泰蓝文物精品。广州博物馆收藏的清乾隆铜錾胎珐琅金鼎曾作为代表广州最高制造工艺水平的贡品进献清廷。其通体饰有红、黄、蓝、绿、白五色花纹图案,以黄色细弦纹为底,肩饰绿色如意纹,腹饰蝠云纹及团寿字,纹饰图案寓意“福、禄、寿”,腹外底有“乾隆年制”楷书四字方款,器物整体造型精美华贵、富丽堂皇。
馆藏清代宝相花喜字铜胎珐琅温碗也非常值得关注。温碗是清代流行的一种让饭菜保温的器皿。本馆这只温碗采用了始于清乾隆时期的画珐琅工艺制作,造型设计巧妙,显得十分精美华丽。碗体所绘双喜纹是中国传统纹饰之一,中国民间将“喜”字加以图案化,常施用于瓷器、木雕、家具等器物之上,作为装饰,寄寓了双喜临门、喜上加喜之意。
廊坊博物馆收藏的“喜庆富贵瓶”造型简洁流畅,挺拔向上,充满朝气。作品的纹样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有寓意吉祥的牡丹、凤凰、绶带、喜鹊和玉磬,主体花纹为一株寓意大富大贵的牡丹花。几只寓意健康长寿的绶带鸟,围绕着牡丹歌唱飞翔,三只绶带背负玉磬从天而降。作品的背后几只喜鹊围绕着象征美丽、幸福、吉祥的凤凰迎面飞来,为人们带来富贵长寿、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三、非遗大师现场演示广州珐琅制作技艺
开展当天上午,广州博物馆还特别邀请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珐琅制作工艺项目代表传承人杨志峰先生来到我馆,为现场观众演示广州珐琅制作工艺。荣获“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团队)称号的AIESEC国际志愿者团队参与了此次活动。大家亲手体验广州珐琅制作工艺,与大师零距离交流,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技巧和方法,感受中国传统非遗文化魅力。
展览将从暑假延续至国庆,结合景泰蓝展览的主题,我馆将定期推出缤纷多彩的“景泰蓝非遗工艺”系列教育活动和景泰蓝文化专题讲座,旨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观众亲身体验景泰蓝制作过程,感受景泰蓝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别样乐趣。炎炎夏日,不妨带上您的家人朋友,一起来广州博物馆观赏景泰蓝展览,感受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