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申遗成功 把握文化遗产保护新起点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7-21 14:07:27  来源:央广网
核心提示:有着“海上花园”美誉的鼓浪屿,近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2处世界遗产,同时入选的还有被誉为“高原水乡”的可可西里。多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瑰宝开始走向世界。


  有着“海上花园”美誉的鼓浪屿,近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2处世界遗产,同时入选的还有被誉为“高原水乡”的可可西里。多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瑰宝开始走向世界。与此同时,如何在申报过后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1- 申遗成功缘何意义重大?

  鼓浪屿是中西方之间文明碰撞的产物,对鼓浪屿的传承,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我国对于现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态度,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

  可可西里是环境脆弱的无人区,中国政府推荐可可西里申遗并成功,是对国际社会作出的一个承诺,其价值观上的意义更为突出。

  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以及被认可,是国际上的主流遗产专家对中国文化遗产和财产价值的认可。我国目前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在全球位居首位,这既说明我国是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大国,也说明我国对遗产保护的承诺与责任越来越多。

  -2- 文化遗产商业化真如洪水猛兽?

  一个遗产从本地遗产到国际认可,意味着要动用社会资本得到广泛认可,并开展广泛宣传,这个过程本身带有商业化的性质。但申遗的目的在于传承与保护,是有一定限制的商业化,被称为“可接受的改变极限”。

  此外,遗产商业化应区别看待,将传统的物质遗传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开发可取且有利,过度或不当的、违背遗产保护原真性的商业化形式则不被认可。商业开发可助力文化遗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如何在保存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商业开发。

  -3- 申遗成功后,我们该如何看待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数量的增多和普通公众关注度的高涨固然可喜,在增长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应意识到,是否被列为世界遗产并不影响我国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并非通过世界遗产名录的认可才能获得自信。另一方面,我国之所以积极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申请得到世界遗产的认可,是希望获得更多国际组织对我国遗产保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并展示我们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责任,以及对国际社会的承诺。社会公众应该意识到,我国遗产的价值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结语:

  我国的鼓浪屿走了将近十年的路才最终走进《世界遗产名录》,每一次的申遗成功,都是世界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肯定,也是对悉心守护和照料这些文化遗产的人们的最好褒奖,值得每个人倍加珍惜。成功申遗并非终点,而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起点。

  如何超越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最大限度地挖掘文化遗产这块“金子招牌”的文化价值显得更为重要。回到申遗的起点,不忘初心,用心守护,是走出这个怪圈的最佳路径。这也正是“后申遗时代”下,我们每个人对人类文明和文化遗产所应秉持的敬畏态度。

  特别鸣谢

  刘思敏旅游问题专家、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

  张朝枝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

  注: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文标题: 鼓浪屿申遗成功 把握文化遗产保护新起点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54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1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