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建背后的木构营造技艺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7-28 13:06:29  来源:西安新闻网
核心提示: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由此诞生木结构营造技艺,代代传承至今已有7000年历史。钢筋水泥大行其道的今天,依然可从苏州园林、钟鼓楼、古寺庙中感受古建之美。
res04_attpic_brief
只有精益求精的匠心才能让古建长久存世,让技艺代代相传。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由此诞生木结构营造技艺,代代传承至今已有7000年历史。钢筋水泥大行其道的今天,依然可从苏州园林、钟鼓楼、古寺庙中感受古建之美。安武涛17岁入门学习营造技艺,如今45岁的他是市级非遗“关中木构营造技艺”第三代传人。在流行细致分工的今天,这门技艺沿袭古训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精通古建所有环节的全才。可喜的是,近年来古镇古街的流行让古建渐受民众关注,进而从业者多了起来;可惜的是,“只图其表”的“样子古建”混杂其中,这让安武涛对营造技艺的传承担忧起来……

  1990年的户县,17岁的安武涛踏入舅舅段桂荣家的大门,成为学徒。“关中木构营造技艺其实就是古建的维修和建筑技艺。”安武涛说这门技艺要求从地基搭建、木构件制作组装,到雕梁画栋、油漆彩绘各个门类样样精通。经过10年磨砺后他开始独当一面。近年来古街古镇、仿古景区丛生,45岁的安武涛忙忙碌碌,最多时手下上百人同时忙几个工程。他却忧心目前的市场氛围不利于传承。“说是仿古建筑,其实只要求样子像就行了。”他说这类建筑需求不讲究技艺,耐久性差,长此以往技艺的传承质量也会下降。可只有精益求精的匠心才能让古建长久存世,让技艺代代相传。

  因油漆彩绘爱上了古建

  “从小就是看古建觉得好奇,和楼房不一样。”安武涛说第一次看到古建时工程已经快完工了,舅舅段桂荣正在房上画花鸟。油漆彩绘的传统美打动了他。17岁入门后,他跟着舅舅和一众师兄走南闯北。“我记得和舅舅的第一个活儿,是到三原清河公园修建亭台楼阁。”安武涛说当时没体力没技艺,四处打杂慢慢学雕刻,在木头上刻一点粗件。然后,磨练美术基础再开始雕刻更细致的花鸟虫鱼。而这只是营造技艺中的一个门类,安武涛此后就像走进了营造技艺的大宫殿,跨越着一道道门。

  营造技艺专业分工有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作、油作、彩画作、搭材作等。其中,大木作在营造中占主导地位。“我从大木作里的木构件学起,先学处理木材的放线、推、刨,然后开始制作榫卯。”安武涛说学习榫卯的难度很大,它是古建中代表性的结构。要求对尺寸、结构都要清晰,根据凹凸转角让不同木构件紧密相扣,不用一根钉子。所有分工中他最喜欢的是油漆彩绘,还回忆起为学好它开始练书法加强腕力,以便悬空绘画。

  出师是在10年以后,他熟练掌握了古建制作的所有流程,包括现场勘查、放线量尺寸、柱墩(打地梁)、木构件制作安装、房屋主体组装、青砖砌筑墙体、门窗制作、油漆彩绘等。他是幸运的,17岁入行之后,这个行当没有没落过,他的技艺一天都不曾荒废。

  段桂荣跟父亲学了营造技艺,又传给外甥安武涛,如今安武涛的两个侄子,也入门学了好多年。仿古建筑需求正旺,这门技艺还衍生出古建模型、楹联牌匾、仿古装饰装修、仿古家具、小工艺品等很有市场的门类,关中木构营造技艺的家传看起来一路坦荡。

  从微缩模型入手感受斗拱

  营造技艺中代表性的大木作中,最关键的是木构件制作。

  在安武涛的加工场地,一入门先看到一排排俄罗斯樟子松躺在车床上缓缓被切割,这是制作木构件的第一道工序。“现在木材选择多了,这种进口木材油脂含量高,耐久性好。”安武涛说这个步骤用机器替代了放线切割的传统工艺,效率高切割准确。

  第二道工序是将原木上的纹路打磨光滑。然后到第三道工序,将木材放入门口的浸泡池,用深咖啡色的防腐药水浸泡半个小时,防腐后木材不再生虫。“今后木材运到山上后还要抹一层桐油防腐。”安武涛告诉记者,浸泡后的木材晒干后就进入第四道工序,开始做柱、梁、檩、枋、斗拱等大小构件,每个构件都有若干步骤。做好之后第五道工序就是运到现场进行组装。

  这些构件里数斗拱最为复杂。斗拱在古时禁止民宅使用,只能用在官式建筑上。它是古建中的支承构件,位于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有承重功能还能使屋檐形成优美的外伸效果,也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

  加工间的桌子上各种斗拱摆了一桌子,难易程度不同,一个斗拱一般由十几二十个有方有圆的木构件穿插几层组合而成,要求严丝合缝。“外面两层,里面两层,榫卯结构和上下开口一定要合理才能稳固。”安武涛告诉记者,中国古建中的斗拱就有好几十种,用在不同位置来承重。

  记者还在车间见到了大明宫的宫殿古建等微缩模型。微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相当于立体的图纸、微缩建筑。安武涛会在一个古建工程开始之前,先按比例建好模型上的每个构件,组装成功,才能开对每个木构件进行制作施工。

  当木构件运到工程现场进行安装后主体完工,再进行墙体砌筑、安装门窗、油漆彩绘等环节,一个仿古建筑就完工了。

  忧心仿古建筑令传承质量“打折”

  安武涛说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仿古建筑在近几年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他回忆1994年舅舅带他参与到了大雁塔整体规划模型制作,那几年他们都以做古建微缩模型为主,古建工程主要集中在寺庙的修缮建设。2000年以后大唐芙蓉园开建,他参与到里面的木制作如长廊、仿古桥的建设中。

  “到了2010年以后就特别忙。”安武涛回忆2012年,他接了户县书画古街沿街改造、入口牌楼等工程,需要更多的场地和人力。如今7亩地的加工场所,固定的木工就有十几个人,忙起来的时候上百人,家族十几个人一起聚力投入。

  “今年接了3个工程在汉中、黄陵等地高端景区,做仿古建筑,要一直忙到年底。”安武涛说前景很好,但总觉得不过瘾。因为真正仿古建筑的需求不多,市场上普遍需求物美价廉看起来像古建就行了。“比如西安灞桥附近有个寺庙,从比例到施工都不合标准,还有的古建到底是仿宋还是仿明清都说不清。”古建中不同部位要用不同的木材,但这一点常识如今都会被忽略。比如门窗不太承重的部分可用软木,但斗拱一定要用榆木、槐木等硬质木材,因为房屋重量都集中在这上面,用软木的话时间一长就会变形。

  严守技艺规则,古建才能抵抗住时间侵袭。“为什么存世的古建大部分都留在寺庙上了,因为寺庙建设首先考虑的就是质量的长久性,对各个环节要求很高。”安武涛说每个步骤和细节都讲究的古建建设,才让他觉得最有成就感。

  如果市场上“样子古建”一直是主流,那对于技艺传承非常不利。安武涛说:“真正的匠人都想建存世上百年的建筑,而不是一二十年就不行的。”因为只有这样后来的匠人才会继续精益求精,把这门古老的技艺原汁原味地传承。
 
标签: 传统建筑 古建

本文标题: 探寻古建背后的木构营造技艺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62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