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意见》,阐述了传承创新工程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意见》提出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这是新时期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是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发挥文化遗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中的作用,谨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思考。
一、中华文明的海外影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社会基础
在历史长河中,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拓展,国际间政治经济的交往频繁而深入,文化也逐步走向世界。特别是16世纪以来,随着新航线的贯通,大批西方商人和传教士涌入中国,他们在经商和传教的同时,也把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携入西方,中国瓷器、中国装饰、中国绘画、中国园林、中国建筑等艺术形式在西方贵族绅士乃至宫廷中不断出现。同时中西交流的形式各式各样,交流的内容丰富多彩,以至于在18世纪西方形成了兴盛的“中国风”,中国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仅举几例,可略见一斑。
1950年中国和瑞典建立外交关系,瑞典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中瑞友谊源远流长。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市,随处可见中国历史文化的痕迹和影响。位于斯德哥摩市的皇后岛,是瑞典国王的王宫所在。岛上除了庄重华丽的王宫和芬芳四溢的花园外,园林深处还有一幢别具一格的“中国宫”建筑。传说,当时的瑞典王后非常喜欢中国丝绸,曾下令在宫内养殖桑蚕。因北欧气候不适宜,反复实验养殖终归失败。为讨王后欢心,宫廷人员在岛内建造“中国宫”。开始建造的“中国宫”面积并不大,后几经修葺和扩建达到了今天三幢建筑的规模。目前皇后岛上包括王宫、皇家歌剧院、皇家园林和“中国宫”等建筑,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宫”也成为游客参观的必到之处。
在斯德哥尔摩市还有一个“康有为岛”。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他屡渡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先后游历了亚、欧、美等地区。1904年康有为来到瑞典,买下斯德哥尔摩市一小岛,在岛上建设了中国风格园林建筑,并题名为“北海草堂”。康有为先后在北海草堂生活数年。今天,小岛已归瑞典所有,当年的草堂建筑也不复存在,但是当地仍习惯地称其为“康有为岛”,时常还有华裔华侨前来观瞻。
当然在瑞典最著名的还数远东博物馆。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中国学者袁复礼等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仰韶文化后,对中国多处文化遗址进行调查和考古发掘。经中国政府同意,安特生将所发掘文物资料运回瑞典整理研究,其一半归还中国,一半留存瑞典。1939年瑞典以这批留存的文物资料为主要藏品,在斯德哥尔摩市的船岛上建立了国立远东博物馆,安特生先生出任第一任馆长。新世纪之初,远东博物馆以《中国之前的中国》为主要内容新调整展览,并举办多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活动,吸引广大观众特别是少年儿童参观,赢得社会好评。
在东欧波兰华沙皇家瓦津基公园有“中国园”和“中国大道”。“中国园”,是波兰最后一任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于18世纪末建设,园林中设计建造了中式门庭、小桥、亭榭等等,并将由“中国园”通往郊外的道路命名为“中国大道”。“中国园”和“中国大道”是18世纪西方“中国风”的具体体现,是当时欧洲向往中国艺术的文明时尚。皇家瓦津基公园现由瓦津基博物馆管理。本世纪初,博物馆启动了“中国园”的维修和建设计划,组织专业人员对建筑遗址进行文物调查和勘探研究。他们请波兰专家重新设计了“中国园”维修和建设规划,争取中国五矿、北京恭王府和波兰铜业集团资金、技术支持,圆满实施了的建设任务。2012年8月,瓦津基博物馆在公园内举办了中国彩灯文化节,“中国大道”上张灯结彩、人流如潮,园内演出展览活动丰富多彩、热闹非凡。中国彩灯文化节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目前已经成为固定节日,每年8月如期举办。
意大利是古丝绸之路的西方终始点,自古以来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在此仅以影响世界的歌剧《图兰朵》为例。《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改编,于1926年在意大利米兰歌剧院演出。歌剧讲述的是西方人想象中的发生在中国元代的传奇故事,作曲中吸收了中国江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带有浓厚的东方韵味。《图兰朵》深受观众喜爱,一经演出,便被西方各国复制排演,纷纷搬上舞台。上世纪末,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中国歌剧《图兰朵》惊艳世界。近百年来,各种版本的歌剧《图兰朵》在全球巡演,成了中国文化元素的海外大普及。意大利为了纪念作曲家普契尼诞辰100周年,曾在普契尼家乡洛卡古镇为其塑造了铜像,创办了世界第一家以音乐艺术命名的咖啡屋——“图兰朵”音乐咖啡屋,人们在品尝咖啡的过程中,也似乎在享受着“茉莉花”的韵律。自此,洛卡古镇成了旅游胜地,每逢旺季,游人如织。
尽管瑞典的“中国宫”、波兰的“中国园”、意大利的“图兰朵”,其设计创作人员可能都没有来到过中国,他们的信息都是耳闻旁听,这些建筑形式和艺术创作臆想多于真实,但是当地人们从思想上接受了中国文化,为当今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随着中国文化中心的开放、孔子学院的建立和留学经商人员的不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她独有的魅力在国外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二、文物对外展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发展史,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文物富矿”。质地优良、制作精湛、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文物,不仅是我们祖先的智慧创造,更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示和丰富的精神滋养。举办各种形式的文物外展,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1973年,“河南碑刻拓片展”代表国家到日本展出,开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文物对外展览之先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河南省利用丰富的文物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展览,先后到39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文物外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不仅服务全省对外开放的大局,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大外交格局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与国家开放战略息息相关的。目前,我们国家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将我们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和合作优势,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是最重要的。“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心相通在于文化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心相通才会民相亲。因此,必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增进了解和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民意基础。一系列文物对外展览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文物对外展览在民心相通中的优势尤显突出:文物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文物阐述的是中华民族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传播的是自强不息、敬业乐勤、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体现出的是求同存异、和合不同的人文精神。国外民众参观文物展览是能理解、善思考的,是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他们在审美过程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了解了中国文化,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魅力。
例如,2010年“河南文物珍宝展”在日本展出,日本皇室成员前来参观,王子夫妇在楚国青铜器“王子午鼎”前认真观看,陪同人员围绕“王子午鼎”讲解楚国历史故事和“王子午”做鼎的缘由,当听明白解说后,王子幽默地说到“我也是王子”。又如,2013年在瑞典远东博物馆举办“河南青铜文明展”时,远东博物馆认为西方观众不太好理解展览标题和内容,经商议,他们就把展览名称翻译为“黄河流域的国王、王后与诸侯”。在展览开幕式上,他们独具匠心,邀请瑞典著名乐团用中文演唱三首中国歌曲分别来演绎国王、王后和诸侯的不同形象,比如演唱“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出了个朱元璋”以此来展示诸位国王,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以此来赞美女将军、王后“妇好”等等。虽说这种对号入座的表演形式和歌唱内容都不十分贴切,但它引人入胜地让观众融入到展览内容之中,整个开幕式其乐融融,热闹非凡,国王夫妇和观众一起参加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在展出的三个月中,大批瑞典和北欧其他国家的观众前来参观,收到很好的展览效果。再如,2016年元月,在加拿大“大温哥华文化中心”举办“十二生肖迎新春”展览,向加拿大观众介绍中国精美的生肖文物及典故。展览迎来很多观众,有的观众把我们准备的十二生肖印章印在笔记本上,带回家让家人观看。有的观众说,这个展览好像是邀请函,以前去中国总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看完这个展览就有去河南的想法。特别是一位市议员先生,带着家人参观展览后诙谐地说,“虽然我的生肖是虎,但一见到我太太,就变成属鼠。”生肖文化很快成为当地民众喜欢的中华文化风俗。
三、文物保护研究合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助推器
相对于文物对外展览来说,文物保护研究合作项目在专家学者层面进行,其交流是小众的。文物保护研究合作有需要和被需要两种需求状况:中国文物的独特价值吸引着世界同行的眼光,他们有研究合作的需求和愿望,而我们有支撑研究合作的资源禀赋和学术能力;同时内容丰富、品类齐全的文物的保护研究任务繁重,我们需要走出国门寻求与国外专家的交流合作。文物保护研究合作虽然受众面小,但是层次高,影响深入,可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近几年来,河南省注重文物保护研究对外交流合作,分别与瑞典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大温哥华文化中心、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国立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韩国庆州博物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实施一系列合作项目,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如,河南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日本国立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友好合作,在前期相互接触了解的基础上,2000年3月,双方签订《友好合作研究协议书》和“共同研究计划备忘录”,共同对巩义唐三彩窑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经出版中文图书5部,日文版图书7部,研究报告和论文20余篇。在日本飞鸟资料馆举办展览,展示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每年双方互派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三任所长先后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访问并做学术报告。经过18年的合作,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取得双方均满意的学术成就。直至今日,双方的合作项目仍在持续推进。
文物对外合作交流得到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河南省委组织部、省外国专家局积极支持文物系统人才培养和境外培训工作,从2009年开始,河南省文物局先后在意大利、美国、英国举办5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共110人次参加培训,学员与培训老师深层次交流,在学习提高专业技术的同时也宣传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了河南的影响。专门邀请外国专家到河南举办讲座,受邀专家包括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主席、罗马文物修复中心原主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历史考古学院教授、美国新奥尔良博物馆馆长、卢森堡国家博物馆馆长、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等。
对外合作交流的成果也赢得领导对文物工作的重视。近年来,河南省领导曾先后多次率文物代表团赴国外考察访问,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学术交流。与此同时,也迎来了各国贵宾到省文物局座谈访问:今年3月,波兰卢布林省省长访问河南时,亲自到省文物局座谈,询问今年9月赴卢布林省“盛世华章——洛阳唐三彩展”筹备情况,敦促波兰方面有关工作的开展;4月,法国驻华大使馆秘书亲自到省文物局联系有关文物保护合作事宜,为双方交流提供支持和便利条件,等等。“黄河友谊奖”是河南省政府为在河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友人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2012年和2013年省政府先后授予英国知名文物保护专家亨利·里克尔先生和瑞典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总馆长桑娜·欧碧·尼尔森女士“黄河友谊奖”。可以说,文物保护交流合作的深入开展,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四、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金字招牌
世界文化遗产是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世界间的相互了解,除了书籍、文艺作品和文物展览等传统交流项目外,最受社会关注的当数世界文化遗产。1985年12月,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行列,积极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目前已有52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因保护传承的等级高,能给世界提供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和内涵,社会关注度强,旅游受众面大,易被国内外观众所接受。因此可以说,世界文化遗产以独特的中国姿态走向世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金字招牌。
2000年以来,河南省共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在申报过程中,我们致力于阐释、解读文化遗产所凝练的创造精神、道德规范、价值追求乃至中国精神。洛阳龙门石窟是河南省的第一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1999年冬天,国际专家冒着风雪严寒在洛阳龙门考察,恢宏的石窟、精美的造像深深吸引着他们。专家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打动着在场的文物工作者,整个考察验收的过程就是学术交流的过程。2005年10月,国际专家金秉模先生在安阳殷墟考察,当走到YH127甲骨文埋藏坑时,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中国最早的档案库,金秉模先生激动地说:“不,这是人类最早的档案库。”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于2010年在巴西利亚世界遗产大会上接受专家评审,当报告员向大会报告“天地之中”的价值、意义和保护现状后,21个成员国全部投了赞成票,全场沸腾,掌声雷动。
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和中国八省市联合申报的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典范力作。洛阳是丝绸之路和隋唐大运河交汇的城市,丝绸之路连接东西,大运河贯通南北,正是这沙漠绿洲和运河之上的运输,带动了沿途城镇、商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丝绸之路上,当年规模宏大的商旅驼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仰,为促进经济文化的流通、融合、发展奉献着力量,他们至今为世界人民所敬仰。国际文化遗产专家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到了世界遗产大会,带到了他们的家乡和工作的地方。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过程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过程,每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展示之地,它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金字招牌吸引着大批海内外观众前来参观旅游。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正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着力培育交流合作新优势,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完善全方位交流合作平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