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资料图
如何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对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在这方面,故宫博物院无疑有着一定的示范意义和龙头作用。就进一步发挥好文物的育人作用,记者日前专访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
记者:故宫博物院闻名中外,每次参观故宫都能从物质贯通到精神、给人心灵震撼,为何故宫博物院有此种特殊魅力?以至于相关的纪录片也大受欢迎?
单霁翔: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收藏十分丰富,共计186万余件,涉及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广泛领域;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设施,包括拥有近600年历史的壮美古建筑群。这些都饱含珍贵的历史信息,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润物无声的特殊作用。当观众进入紫禁城,每一座宫殿建筑、每一组院落、每一扇朱漆大门、每一段石板桥梁、每一块青砖黄瓦、每一件宫廷陈设、每一幅梁枋彩画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符号、文化信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故宫是特殊的文化遗存,浓缩和代表着国家的文化精华,因而故宫题材的纪录片很容易被上升到建构国家形象的高度,国家的文化自信是片中的含义。从《故宫》到《故宫100》,再到《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视觉语言对国家形象的传播起到更加积极的效果。《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文物修复团队精心、专注的表现,既体现出对文化遗产保护职业的自信,更体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故宫题材纪录片通过视觉形式上的精致,以及主人公价值观念的阐释,将中华文明的博大和精深向更为广泛的世界展现,更多的人因此重新认识了故宫的魅力。
记者:如何利用文物、更加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故宫怎样在这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单霁翔:社会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工作是故宫博物院的工作重点。故宫博物院努力架起沟通的“桥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校外课堂,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故宫博物院在传统文化传播、宣传教育推广方面获得丰富成果,故宫博物院一直寻求探索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方式,让博物馆成为学校之外的第二大课堂。
从2004年起,故宫博物院在全国率先对中小学生集体实行免票参观和义务讲解:每周二设为学生团体免票日(法定节假日除外),针对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团体、大学相关院系学生团体免费接待参观。自2006年开始,利用中小学生放假期间举办“故宫知识课堂”活动,充实的内容、丰富的形式、活跃的氛围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还常年与中小学学校合作开展选修课程,并配合教育部门的社会大课堂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组织学生来到故宫博物院参观、参加各类活动、担任志愿者。
我们还与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将文化活动送到偏远山村小学,开发知识与动手相结合的儿童课程;研发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数字故宫”项目,如视频短片、互动设计、故宫网站青少年版、APP等;研发面对青少年观众的卡通系列文化产品。故宫博物院的青少年网站,无论从形式和内容设计上,都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特点,以情境式交互地图颠覆刻板的栏目,在形象化的探索中感知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展览、文物藏品,整个过程中穿插着各种类型的游戏,以及图文并茂轻松易懂的文化专题。
为了进一步增强故宫博物院社会教育职能,故宫博物院于去年5月启动建设故宫教育中心。新增建的故宫教育中心位于太和门广场西侧,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教育项目展示区、主题活动教室、工作区及志愿者工作站等部分。作为故宫博物院重要的公众教育基地,故宫教育中心长年面向中小学及社会公众推出各类具有故宫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项目,提供更加深入浅出的文化体验,更加全面、立体地发挥故宫博物院的社会教育功能。
记者:在对成年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哪些有效探索?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传统的公众教育服务项目包括观众导览、公众教育活动、电化教育等。近年来,每年开展有组织的公众教育活动达2.5万场,直接参与观众20万人次。故宫博物院从2012年9月开始,向社会公众推出了品牌公益性系列讲座活动——“故宫讲坛”。在近5年中,“故宫讲坛”已累计举办讲座106场,有73名专家学者登上了“故宫讲坛”的讲台,其中包括10名故宫博物院现任及历任领导,有年逾八旬的老专家,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还有后起之秀的80后业务骨干。讲坛内容也极为丰富,紧密围绕故宫文化,涉及古代建筑、文物研究与鉴赏、明清历史、文物科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诸多领域,惠及公众逾万人次,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故宫博物院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专业的教育团队,并不断将精彩的文化活动推广到紫禁城外,惠及更多公众。例如根据故宫古建筑和故宫博物院文化藏品研发的“仰望太和殿,一起看斗拱”“布艺堆绣,巧仿瓷瓶”“皇帝的新衣”等活动,根据展览研发的“霓裳彩绘”“击扫黑白,传拓万千”“寻访石鼓”“瓷片觅踪”“合卺礼成”等活动,根据明清宫廷历史、文化研发的“上元结彩,巧手生辉”“宫中过端午,夏日‘粽’动员”“乾隆诗句我来集”活动等等,知识讲述、现场互动、动手制作相结合,深受青少年和家长的好评。
故宫博物院在淡季每月实行“主题免费开放日”活动。通过2014年12月至今年3月淡季期间共15次免费日活动,共接待教师、现役军人和公安民警、医务人员、志愿者、公共交通司乘人员、环卫工人等群体约6.8万人次,进一步发挥了社会教育职能。
怎样对成年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更好?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人们的知识财富,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融入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未来,故宫博物院的公众教育服务将既保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也更加关注文化与人文情怀,并将投入大量教育人员和故宫志愿者,保障各类教育活动的高品质呈现和可持续发展,更加全面、立体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记者:故宫博物院与高校、中职联手培养“故宫匠人”,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单霁翔:今年5月,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获批,今年起,30名北京籍初中毕业生将在故宫专家的口传心授下学艺,学成之后,将获得本科学历。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使得文物修复师走近大众,但这一行当人才稀缺。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显示,我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这些珍宝中需要修复的比例是37.12%.以故宫为例,以现在的修复人员把现存文物修一遍至少还需百余年。故宫很多老工匠由于没有干部身份,到了年龄要退休,不能返聘,院里八大作的传承人一个一个都走掉了。他们培养的年轻人大都是周边地区的,没有北京户口进不来;北京本地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学瓦匠、木匠。一位故宫修复师直言:“古有‘三十不学艺’的说法,现在招聘入职的新员工多是从三十多岁才开始学艺,手指已经硬了,很多需要手眼配合的技巧再学起来困难很大。”2015年,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联手,首次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至今,该专业招收了35位学生,故宫修复专家成为授课主力,但受学历限制,该专业毕业学生想要进宫修宝,还有难度。为改变这一局面,今年,获得批准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学生的学制和学籍管理按照“3+2+2”培养模式,前3年在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学习,为中职学籍;然后由联大培养两年,为高职学籍;再通过专升本转段,最终获得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