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铸币工艺看秦国货币的流通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8-18 09:58: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秦始皇统一货币的举措,可能是秦颁布的几项统一政令里,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一项。


  秦始皇统一货币的举措,可能是秦颁布的几项统一政令里,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一项。

  当介绍统一货币时,无论是在博物馆还是在图书里,往往附有一幅示意图,说明战国末期各国货币的各种形式最后都会合并成秦式的方孔圆钱。虽然对于统一文字也有示意图,如山东其他六国的“马”字也是各具形态,归并成为秦小篆的“马”字;但是,读者要记住其他几个异形的“马”字,却不容易。

  因为要记忆文字,必须要逐一地记住它们的笔画,那是需要“定量的记忆”。对比来看,对六国货币形式的记忆只是一种“(简单的)定性记忆”,只需要大概记住战国七雄各自货币的外形轮廓,就能记住最后统一成的形状:如齐国、燕国是刀子形,赵国、魏国是铲子形(镈/布),韩国是圆孔圆形,楚国则是一种说不清楚形状的块子(蚁鼻钱、郢爰金币),秦国是方孔圆钱。

  现在,如果从钱币收藏的角度来看战国货币,从钱币的外形艺术来看,齐燕的刀币很逗人喜欢;赵魏的铲子也为收藏家们看得宝贵,甚至民国初年的机制铜币背面,还采用了铲子形古币图案。

  然而,秦国的方孔圆钱在秦暴政短命灭亡之后,却依然为后代所使用。

  方孔圆钱代表了古代“天圆地方”的思想观念。这或许是最初设计圆钱形状和持续使用方孔圆钱的因素之一,但笔者认为这不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

  货币,其职能是一种在商品流通里的中间媒介,要参与商品交易,这就要求货币能方便携带,好随时参与买卖。

  山东六国的货币,有些铸出了孔,便于穿绳集结起来携带,还有一些币形没有孔。有孔,便于携带,这是从使用角度来评测货币形状。

  同时,秦把重量单位“两”也作为了钱币的面值单位,在民间的商品买卖里,秦币可以作为现场交易里的衡重砝码来使用,这使得秦国钱币的使用功能更广泛。

  笔者认为,还要从加工制造的角度来评测和比较战国时期的各种币形。从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战国铸钱的范具,有铜范、石范,还有陶范,是两块分别刻有钱币阴面和阳面纹样的范板,相对扣合到一起,成为浇注铜钱时接受铜水的范腔。

  钱范往往是在一块范体上刻制出铜水流动的总通道,然后分出若干小支,在每一个小支的末端刻出钱币腔,铜水流到末端的腔里,冷却之后就是钱币的坯子。把浇注出的钱坯加工打磨,磨掉周身的飞边毛刺,磨掉使用时容易伤人伤物的尖角(齐燕的刀币早期就有模仿大刀、尖刃的尖角),就得到可以流通使用的钱币成品了。

  铜范、石范是可以多次使用的钱范,但是在反覆的浇灌铜水(加热)和随后冷却过程中,钱范自身会变形走样,导致两面范板扣合变得不严密,于是铜水跑进范板之间的缝隙里,成为钱坯上的飞边毛刺。

  显然,对于刀形币、铲形币等,只能逐一地锉磨每枚钱币上的飞边毛刺。对比秦国的圆形钱币,首先是把方孔里的飞边清理干净,这一步也是单枚加工;然后,用一条方形的竹棍穿进一串圆钱的方孔里,用磨石打磨一串圆钱的外圆轮廓。

  秦国的方孔圆钱有这种加工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因而在后世的各个朝代都采用了方孔圆钱的形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基础钱币的定式。在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里,就可以看到明朝人对于方孔圆钱的成串加工插图。

  回过来对比韩国的圆孔圆钱,它不像秦国方孔圆钱那样可以成组加工。

  从钱币的制造技术比较来看,秦国在生产技术的一些领域里有着技术优势,技术优势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具体表现。
 
 
标签: 秦始皇 货币

本文标题: 从铸币工艺看秦国货币的流通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88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