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并非产自中国,却被中国人视为瑞兽,其外型和纹饰自然也被视为祥瑞纹样,经过近两千年的演化与升华,已构成独具中国特征的艺术形象,并沉淀了丰厚的不祥文化内涵。
西汉长安城宫殿曾饲养狮子
中国的狮文化源于何时?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人酷爱的不祥物呢?中国的狮纹是如何演化的?
众所周知,狮子主要散布在非洲大陆和亚洲的印度等地,生活于开阔的草原疏林地域或半荒漠地带,是最大最凶猛的猫科动物之一,居于食物链顶端,可谓万兽之王。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初次开辟丝绸之路,“殊方异物,四面而至”。据《三辅黄图》卷三记载,西汉长安城建章宫旁的奇华殿,饲养有狮子。东汉时,班超运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绸之路,狮子从西域进入中国才开端载入史册。《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后汉书·班超传》也记载:“是岁贡奉珍宝、符拔、师(狮)子。”安息国相当于今伊朗。“符拔”又写作“桃拔”,但已不知是什么动物,后人以为是天鹿(即天禄)或辟邪兽。而狮子的形象则非常明白,自从中国人见到真狮子后,便被其威猛无比的形象所吸收,把它视为瑞兽,并造其像而传其神。
唐代石狮取代神兽镇守帝陵
但早期的狮子外型难辨雌雄。现存年代最早的狮子写实雕像,是山东嘉祥武氏祠的东汉石狮子,为走狮形象。而四川雅安高颐墓前的石狮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外型为虎头狮身,高视阔步,庄严威武,沉实敦厚。狮子雕像的呈现,证明《后汉书》的记载所言不虚,但东汉帝王陵神道上未见狮子雕像,只要麒麟、天禄和辟邪。
到了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狮子的形象频频呈现在陵墓神道上和佛窟浮雕中。这个时期石狮的代表作是江苏南京一带的帝王陵石狮,外型多为俯首迈步行进状,与东汉石狮相似,但形体更硕大,气势更恢弘。北朝的石狮则体量较小,外型写实,呈现西域作风,且外型逐步从立式转向蹲式。佛窟浮雕中的狮子形象,以麦积山石窟中第133窟内西魏造像碑上的“神王踏狮”浮雕为代表作。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演化,盛唐石狮彻底取代了天禄、辟邪等在帝王陵石雕中的主导位置,以万兽之王的形象呈如今世人面前,其蹲式外型愈加中国化,对后世石狮雕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陕西乾陵的石狮高度均在3米以上,姿势宏伟,气势特殊,寓写实于装饰,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可谓石狮雕琢的巅峰之作。同时,唐代石狮还突破了以往雌雄不分、左右难辨的款式,以“牡牝有别,左雄右雌”的对狮摆放方式,肯定了中国式狮子的形象和摆放方式。这种方式的开山之作是陕西唐睿宗桥陵的石狮,其特征是牡狮(雄狮)居左“卷鬣”,牝狮(雌狮)居右“披鬣”。所谓“牡狮卷鬣”,是指雄狮头部至肩部饰以螺旋式卷毛,而“牝狮披鬣”是指雌狮浓密的鬃毛从头部延伸至胸前和肩部。这种辨别雌雄的外型方式到后世又增加了其他元素,普通在雄狮的右前爪下或两爪之间增加一个绣球,在雌狮的左前爪下或两爪之间增加一幼狮。
陵墓石狮渐消逝镇宅守门成主流
宋元石狮的特性是从陵墓神兽向镇宅神兽过渡。这一时期除帝王陵墓之外,寺观、祠堂、住宅、园林中也呈现了很多石狮雕琢。多精摹细琢,较之前代石狮雕琢更具装饰性,如石狮身上雕有项圈、铃铛、绶带等装饰。
到明清时期,陵墓石狮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与宫殿建筑、官府建筑、民间建筑严密分离,成为广受喜爱的大门守护神。此外,铜质狮子外型也开端盛行,其中最有名的是北京故宫太和门前的一对铜狮。这对铜狮子铸于清乾隆年间,历经数百年仍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