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辰生:文物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8-21 09:52:37  来源:人民政协网
核心提示:十六字方针指的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这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凝结着多年来文物工作者们不断认识总结的成果。
   
谢辰生先生近影

  2016年,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先生的口述著作《新中国文物保护史记忆》出版。作为新中国文物事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谢辰生参与了新中国一系列重要文物法规的起草制定。他的口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理解文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今年谢辰生已经95岁,与癌症斗争了20多年,他仍然投身于文物工作,心心念念的是文物保护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学术周刊于岁末看望并采访了这位孜孜不倦的文物守护人。

  《新中国文物保护史记忆》是一本沉甸甸的书。一走进谢老家中,记者便接到了老人递过来的书,简朴、规整、厚实。书里有12讲,谢老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如文物保护制度的创建、制定《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和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文物保护法的诞生等。此外,还有大遗址保护的开创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程、博物馆建设与通史陈列等文物工作的重要方面。

  完成这部口述史,谢老用了一年多时间。对这份“成果”,他的希望却很简单:让大家知道文物保护是做什么的,真正理解十六字方针,弄清楚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十六字方针指的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这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凝结着多年来文物工作者们不断认识总结的成果。虽然从字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谢老认为,对这十六字方针的正确认识还远远不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大规模基本建设和发展旅游事业时,破坏文物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文物一旦遭到破坏,就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在他看来,很多现象都源于没有搞清楚这十六个字的相互关系,把十六字方针说清楚,至关重要。

  “十六字方针的重点在保护上,非常明确。《文物保护法》是‘保护法’,不是‘利用法’。所以,有人说保护和利用并行,这是不对的,没有保护就没有利用。”谢老说。不过,保护并不意味着不能利用,关键在于是否合理。那么什么是合理的?他对记者解释道:“所谓合理就是适度,不能过分。这个‘理’字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要以保护为前提和基础;第二,文物不是商品,它内涵丰富,可以对人民进行普及和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合理利用不能以赚钱为目的,应当重点发挥文物的精神文明建设作用。”

  尽管已是耄耋之年,谢老说起十六字方针来依然铿锵有力,就像方针本身的含义一样,毫不含糊。多年来,奔走于全国各地,对于破坏文物的现象,他总是挺身而出,或呼吁、或给中央及有关部门写信。在担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他也一直为文物保护建言献策。在他与众多专家们的呼吁和努力下,许多文物遗迹得以保存和传承,谢老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文物的守护人。

  历史学家金冲及与谢辰生是多年好友,在他看来,祖国文物的守护人这一称号,谢辰生当之无愧。金冲及在《新中国文物保护史记忆》序言中写道:“要真正成为祖国文物的守护人十分不易。它至少需要具有两个条件:一是真正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知道应该怎样来保护和管理祖国文物,想得比别人更深更远更在行;二是要有那股对祖先负责、对后人负责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它看得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当遇到使常人畏缩的困难和阻力时,敢于挺身而出,并且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轻易罢休。”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文物工作高度重视。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中强调,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随着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日益走进人民生活,文物的社会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谢老对这些情况感到很欣慰,他认为,文物能发挥多大作用取决于学术研究的水平,只有科学研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文物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从而把这些信息用丰富多彩的方式传递给人民,让人民通过文物认识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文物的价值极为丰富,而学术研究则是基础。文物需要研究的问题太多了,没有止境。比如地震考古、水文考古,我们知道通过地震考古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地震规律。所以,还有很多新的知识等待人们去不懈地研究。”他这样期待着。

  “平生只做一件事,热血丹心护古城”,在谢老简朴的、面积不大的房间里,悬挂着这样一面锦旗,是全国文物保护志愿者送给他的。除了锦旗外,最醒目的要算是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的书籍。虽然它们看起来都已有了岁月的痕迹,但在这方天地里,却散发着无言的力量,一位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文物守护人的力量。
 

本文标题: 谢辰生:文物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90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