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考古工作者。考古学有悠久的渊源,直到近代才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近代考古学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北宋以来的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才在中国出现。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古学是一门发现的学问。中国历史悠久、国土广阔,新的考古发现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对文化需求的增高,政府与社会团体对文化遗产的投入增加,考古力量不断增强。有计划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对古代遗址遗物的综合研究,将会把中国文明发生发展的面貌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就文物保护作出重要批示,为不断开拓文物事业发展新境界提供了明确的前进方向,特别是2015年1月初新华社发表了《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纪实》一文,系统介绍了总书记关于保护文物使命神圣、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树立正确保护理念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
考古学不再是一门冷僻的学科,人民大众关心考古发现成果。博物馆门可罗雀的局面也被彻底改变,成为城市的独特名片、老少皆宜的文化活动场所。首都博物馆的《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吸引了36万公众的目光。为促进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有效发挥大遗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家文物局已公布两批24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包括周口店遗址、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大明宫遗址等。考古遗址公园是指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对考古类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种保护、展示与利用方式。这种全新的模式是文物部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改革探索成果,为国内考古遗址保护提供更为开阔的思路,同时也为考古遗址保护和文化推广传承之间搭建了平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说:“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中国考古队伍也开始走出国门。2012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所合作开展了“中亚考古”项目,对乌兹别克斯坦东部费尔干纳盆地的格切佩古城遗址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该遗址位于张骞当年出使西域的折返之地。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对该城址内的地层堆积、文化层的分布以及城址的结构及其变迁等有了新的认识,充分展现了中国考古学的水平。
2016年6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特意接见了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考古工作和遗产保护的中方代表。习近平的接见,充分反映了他对中乌两国考古合作的重视,对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的重视,这正是古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涵所在,也是对中国考古学的肯定,并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者简介
安家瑶,女,1947年8月生,山东烟台人。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西安考古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汉唐考古、城址考古与保护。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9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从师于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宿白教授。1982年后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唐长安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曾主持陕西省唐大明宫太液池遗址等众多国家考古项目的发掘工作。
安家瑶是国内外最早开展中国古代玻璃研究的学者之一。通过对考古出土的玻璃器进行器形、工艺、成分的比较,并结合文献记载和壁画上的图像,首次成功地将中国出土玻璃分为进口玻璃和国产玻璃。进口的罗马玻璃、萨珊玻璃和伊斯兰玻璃为丝绸之路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证据。国产玻璃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玻璃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及玻璃在社会宗教中的作用。其研究结果改变了“中国没有玻璃生产”误解,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主要代表著作有《玻璃考古三则》、《陕西西安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发掘》、《唐长安西明寺遗址的考古发现》等。另有多篇论文在国际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