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三大核心问题:诚信机制问题,核心是“三假”问题,即:制假、贩假、假拍。价格形成机制问题,核心是由市场“明星”与看“名头”评判价值向价值投资及价值发现转型。退出机制问题,核心是提升艺术品的变现及流转能力。特别是一些需要在公开市场上实现退出的交易,几乎只有“华山一条路”——拍卖。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多年来实践,我们似乎并没有找到可行的答案。
市场结构转型带动市场动力机制重塑
所谓市场结构转型带动市场动力机制重塑,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需要寻找新的动力:中国艺术品市场几十年的实践表明,依靠艺术品市场自身系统的力量无法解决已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资本的力量,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结构转型过程中,实现艺术金融发展的新突破。以艺术品及其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为主线,形成以艺术金融主导的市场转型新动力。
艺术品市场进入新时期
新时期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在艺术品及其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为主线发展的轨迹与格局不断在形成;需求拉动的局面逐步显现出来;新的状况发展明显。所有的最新进展在向我们显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正在基于资产化、平台化、大众化、国际化及互联网化,围绕艺术品及其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这一核心领域,围绕交易、资产估值、定价等这样一些重点环节,在体系、业务、产品创新等方面,正在实现新的突破。即以新的机制与业态的发展,来进一步推动重塑与建构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发展新的动力机制。
建构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基本结构
如果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新动力的基本结构进行相应分析的话,我们就可以用上图简要表示。
我们之所以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的动力建构问题,就是因为新时期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新动力的基本结构的不断形成,可以说正在演绎、推动与建构201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动向。
201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动向
上半年艺术品市场处于本轮市场调整最为困难的时期,艺术市场萎缩的态势虽有改观,但市场信心不足的基本面不会有大的改变,且市场呈现集中——多级分化的格局。随着艺术品投资市场与艺术品的多元化发展,艺术品市场组织形态发展的趋势明显。特别是拍卖资源的区域化聚集态势。在2011年前后,拍卖资源的区域化主要表现为区域拍卖企业的不断崛起与发展,拍卖企业区域格局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明显。但进入调整期之后,特别是2014年以来,拍卖资源的区域化主要表现为大的拍卖龙头企业与品牌,不断下沉,进一步区域化发展,也就是说,拍卖资源的区域化越来越聚集在品牌企业发展这一态势中。
市场结构转变驱使转型速度加快
艺术市场交易体系业务转型明显,融合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加大。最为主要的就是:首先是一级市场画廊业。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画廊业的市场地位一直被挤压并边缘化,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是画廊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重要突破口有:一是建立行业组织抱团取暖;二是参与艺术金融及艺术电商的发展。其次是二级市场拍卖业,拍卖业的转型应该是2016年的重点,主要方向不外乎四个方面:一是经营品类更趋细分、多元;二是经营能力趋于下沉;三是艺术金融服务能力与手段上升;四是拓展“互联网+”的应用;五是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
中国艺术品市场主线发展的轨迹进一步显化,艺术资本市场的发展活跃。平台化创新与互联网的融合,将会带来更多的创新业态,特别是:平台化+云服务+互联网+终端的整合过程中,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艺术资产化中间产品平台,推动艺术资源资产化及其消费的业态不断丰富、不断向纵深发展;围绕艺术产业企业上市(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或是以新三板为平台展开股权整合与并购业务,推动业态融合进程加快;以P2P、艺术众筹为主体的互联网艺术金融及其产业正在起步,发展势头迅猛。
艺术品市场机构与市场预期“剪刀差”
近年来我们所看到的,艺术品投资市场特别是其中机构与资本环节对于市场的预期和市场实际行情的关联度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我们将此称之为预期“剪刀差”。可以说,艺术品市场机构对市场的价格预期与市场自身的这种预期“剪刀差”,特别是与底层结构和实际发展所形成的市场预期还存在不小的距离,也就是预期“剪刀差”还不小。艺术品市场整体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吸收和消化这种过度预期对市场发展的偏离驱动,这也是一个惯性作用下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据我们发现,新时期,特别是2016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要实现缩小预期“剪刀差”的任务,还需要的是一个市场信心逐步地缓慢回归的调整过程。
以平台为基础的艺术品及其资源资产化为驱动的艺术金融会有新的突破。最为突出的就是艺术品及其资源已呈现出商品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这一发展趋势。在这一趋势中,围绕资产化、金融化而展开的平台化的理论创新探索,不断整合不同学科的资源,正在生发出基于平台化的创新研究基础上的三大创新指向:一是基于平台化的财富创新管理,主要是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的资产优化配置,主要对象是个人、机构(企业)、家族等3个层面;二是基于平台化的艺术金融产品的创新;三是基于平台化的支撑体系建构创新的突破。
“平台+互联网”机制上的交易模式创新
从目前来看,建立在“平台+互联网”机制上的交易模式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艺术电商的快速发展,会不断涌现一批品牌性的龙头企业,如赵涌在线、易拍全球等,同时,一些大型的电商平台也会不断涉足艺术品市场,如天猫、京东等;二是艺术品实物集成电子化交易会有进一步的快速发展,如在文交所平台上推出的邮币卡、非遗艺术品、金银币、纪念币等,会不断登录文交所平台,成为继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又一次产品集中上市与实验。
艺术消费市场发展迅速
以IP驱动的艺术衍生品市场规模提升大,艺术衍生品产业开始或者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形态,特别是“互联网+”概念出现,更加推动了这一进程。我们都知道,以前更多的时候,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依靠的是品牌的整合与推动,进入新的世纪以来,这些艺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进入产业的范畴,而且它不断跨界进入了文化范畴,比如IP的范畴。这个时候,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依靠的是IP的驱动。当然,在最初的时候,IP就是一种单一知识产权,它在第一阶段时是文本的、原创的,它就是一种版权。后来IP辐射到影视、动漫等跨界领域。现在发展到IP的第三阶段,即整个IP是内容生产的一个灵魂了,当产业有了这种内容后便迅速跨界,影视、音乐、动漫、包括出版,包括一些其他的东西,迅速的跨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链,这就进入了IP驱动的阶段。
艺术品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
国际化进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艺术品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中的份额与影响提升较快;二是中国艺术走出去更加频繁,不仅仅是中国艺术品、艺术家、市场机构,更重要的是中国艺术及其市场影响力在提升,中国在世界艺术品市场治理过程中作用在增加;三是国际艺术品市场本土化加快,不仅仅是国际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艺术资讯服务机构、市场经营机构(如画廊、拍卖行)不断进入中国,而且中国藏家与投资机构越来越多地购买与收藏国际艺术家的作品。
随着中国买家在国际拍场上频繁“出手”,中国本土艺术品拍卖机构参与国际化竞争的程度会逐渐加深。这就要求中国本土市场机构除了能够积极地发掘优势市场资源、有针对性地培育收藏投资客户外,更要重视对拍卖服务的全面性、综合性改良与完善,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打造品牌的国际化影响,以达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艺术品市场及其产业与“互联网+”
围绕不同艺术产业的业态而形成的价值链及以此为基础的产业链条而形成的市场创新,使中国艺术市场业态的产业功能不断得到强化。互联网艺术品产业作为一个全新的业态,需要新的平台+互联网机制的建构。除了金融体系的业态发展以外,像鉴定、评估业态,集保、物流业态,咨询顾问、培训业态,修复、鉴证备案服务业态等,也会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