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非遗传承人——文化自信让民族自豪感“满格”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9-20 10:47:21
核心提示:“非遗”,近些年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人们提及的高频词。不管是线下日常生活中,还是互联网上,关注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就像是一股清风,沐浴着整个社会,吹进人们的心田。
  “非遗”,近些年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人们提及的高频词。不管是线下日常生活中,还是互联网上,关注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就像是一股清风,沐浴着整个社会,吹进人们的心田。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记者团一行近日在贵州省采访,所到之处,记者都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贵州繁荣发展的蓬勃力量。从传统音乐侗族大歌到民俗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从马尾绣到蜡染技艺,长期以来,当地人在一代代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完整地传承发展下来,成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构成了多彩贵州的重要文化名片。

  多日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跟随采访团一起深入贵州大地,采撷这片古老土地上留下来的文化精髓,探访非遗蕴含的文化基因。在他看来,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保护文化的生命力,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在传承和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在不断提高。”王晨阳说。

QQ截图20170920105249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从201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达39项目,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这些喜人的成绩,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政府到社会、从中老年人到青少年,共同重视、持续关注、合力保护结出的硕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近年来,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也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受益、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事业。我国非遗保护事业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在贵州采访途中,黎平县73岁的侗族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品仙老人的感受最有代表性,最能表达文化自信带给她的底气。老人称,在悉尼演唱侗族大歌时,“老外看傻了眼”,对侗族大歌的喜爱程度令吴品仙老人吃惊。外国人对侗族大歌、对中国传统文化报以敬意,那一刻老人深刻意识到,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的“根”与“魂”,文化自信让民族自豪感“满格”。

QQ截图20170920105256

  “我国相较于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起步较晚,但近十几年以来,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晨阳用“翻天覆地”一词形容我国高度重视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改变。

  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这次在贵州采访,记者就感触颇深,除了侗族大歌,还有数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贵州被很好地保存下来。而和贵州省一样,遍布于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众多精彩绝伦的非遗文化,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民族精神传承、文脉赓续的重要象征,更成为人们坚定树立文化自信的宝贵源泉。
 
标签: 非遗

本文标题: 73岁非遗传承人——文化自信让民族自豪感“满格”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232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