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也须与时俱进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9-20 11:20:41  来源:文汇报
核心提示:当传统非遗拥抱现代动漫,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近日,“剪纸、皮影、年画传承人对话动漫界”活动在上海大隐精舍举行,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专家、代表性传承人和动漫制作公司的负责人齐聚一堂,探讨非遗和动漫跨界融合的可能。与会人士指出,两者的相互借鉴有基础,也有必要性,跨界融合正当其时。
  当传统非遗拥抱现代动漫,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近日,“剪纸、皮影、年画传承人对话动漫界”活动在上海大隐精舍举行,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专家、代表性传承人和动漫制作公司的负责人齐聚一堂,探讨非遗和动漫跨界融合的可能。与会人士指出,两者的相互借鉴有基础,也有必要性,跨界融合正当其时。


  非遗传承人要一手托着传统,一手连接未来

  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陈通指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非遗的保护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如何让这些古老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命力,依然是一个大课题。

  陕西华县皮影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薛宏权以“皮影戏”为例表示,“皮影戏”是最早的民间艺术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人们坚守着最初的技艺。比如,制作一个皮影需要24道工序,最少动3000多刀才可以刻成。然而,技艺保存得再好,也要有懂得欣赏的人。皮影戏正面临观众流失的尴尬境地。如何将传统皮影和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进行结合,把年轻人吸引到皮影舞台前来,是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

  “非遗的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只有保护,没有发展是走不远的。一旦非遗作品成为纯正艺术品的时候,它其实是失去了传统非遗的意义。”陈通说,作为非遗的传承人,要一手托着传统,一手连接未来———在原汁原味传承非遗技艺的基础上,思考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和动漫跨界融合,是一条可行的路径。通过动漫这种时髦、贴近青少年的载体,把剪纸、皮影、年画等元素根植进去,能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更好地提升非遗的知名度,而动漫也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创作灵感,实现新的飞跃。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中叶,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国内动画制作公司就曾将水墨画、皮影、剪纸、年画等传统文化元素和动画结合,创作了《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片,开拓了世界动画的中国学派。陈通认为,这几年,国内动漫发展得很不错,但从文化的特性和辨识度来说,可能还是比不上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那两个高峰期的作品。


  真正让人记住的,永远是那些彰显民族风格的作品

  对此,动漫界人士也深有感触。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周博说,至今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一部动画片是上世纪80年代出品《天书奇谭》。“七八岁的时候看,兴奋得不得了,如今我重新打开这个片子,童年那种感觉还在。现当今,各种新电影层出不穷,为什么一部几十年前的片子再看的时候,还会那么激动,除了故事经典之外,便是植入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王周博直言,在学习西方多年之后,中国的动漫人是时候把目光转回到自己的文化上来。因为真正让人记住的动漫作品,永远是那些彰显民族风格,与本土传统遥相呼应,深刻洞察本土议题之作。

  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动漫公司已经着手与非遗项目展开合作。比如,喜羊羊剧组邀请湖南皮影非遗保护中心创排皮影剧。上海河马动画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继推出《桃花源记》《大圣归来》《小门神》《年兽大作战》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动漫作品之后,又将于近期推出20集动画连续剧《少年孟子》。该剧植入大量非遗元素,包括皮影、木偶等。

  “什么菜最好吃?数来数去就是妈妈做的菜。任何一个菜都比不过妈妈做的菜好吃,我们童年时期的胃决定了一生的饮食习惯。不敢说青少年时代的艺术欣赏水平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品味,但动漫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言而喻,所以特别期望动漫界能够更好地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陈通表示,中国之所以称之为中国,是以中华文化为重心。传统文化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灵魂皈依,丢弃了民族特色,将找不到回家之路。
 
标签: 非遗

本文标题: 非遗保护,也须与时俱进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233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