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长春市火车站附近人潮涌动。从火车站出来的旅客,迎接他们的第一条街,就是拥有百年历史的汉口大街。
汉口大街全长约830米,东北起站前广场,西南至龙江路。街道不宽,约8米,仅供行人和公交车穿行,沿途是一排排小吃摊、饭店、旅馆及商店,热闹非凡。
汉口大街不长,但历史不短,其始建于1907年,已见证长春这座城市百余年的风雨变迁。街道曾两次易名,最初名叫“西斜街”,1922年,日本人将其改名为“敷岛通”。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汉口大街”并沿用至今。
1905年9月,日俄战争结束后,双方签署了《朴茨茅斯条约》,根据合约规定,沙俄从中国霸占的长春至大连间的铁路及附属权益让给日本。1906年,日本东京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满铁”总部在其所谓的首都“新京”(即今天的长春)设一特别本部。随着满铁附属地殖民统治的确立,日本移民也纷纷涌入,“满铁”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功能,在长春相继建有学校、商店、银行、医院、公园、俱乐部等各种生活设施。
走在汉口大街上,发现街道两侧还有满铁消费组合、“满铁”新京支社、“满铁”社员俱乐部、西广场水塔旧址留存。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大规模城市开发,“满铁”时期的生活建筑大多没了踪影,但汉口大街上的几处历史建筑得以保存。如今,它们演变为铁路办事处、药房、文化宫以及纪念性建筑,默默地见证着这座城市的一段历史。
据记者了解,长春市提出,要把历史文化街区修复作为旧城改造的重中之重,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今年长春市将在二环内进行精品提升,其中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火车站地区市政设施改造等项目。
记者晚上在汉口大街上见到连夜施工修路的工人,当地出租车司机张哲解释:“这条路客流量很大,也属于历史文化街区,所以一直在做修复工作。如果顺利的话,这两天就能铺上新鲜的柏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