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媒体主题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旨在用网络元素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中国传统国粹京剧于2010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同脉,情同源。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到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延续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光彩照人。苗族古歌、河曲民歌、京西太平鼓、梨园戏、苏州评弹、吴桥杂技、剪纸、火把节……一方水土一方人,一项非遗一片情。中华非遗如同散落九州的明珠,镶嵌于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成为中国民族精神传承、文脉赓续的载体,成为炎黄子孙文化自信的泉源。
非遗,口传心授又世代沿袭,既见人见物见生活,又为群体生活承载起浩荡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就在不久前的金砖峰会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参观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普京拿着放大镜细细观赏木雕作品,看得相当入迷,习近平主席更是亲自为普京讲解中国的非遗文化。事实上,自2001年昆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名录,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软实力,是不竭的精神宝库,更是澎湃的发展潜能。
于此而言,网下的非遗文化要保护,网上的非遗传承更要红火。
非遗“触网”,这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必经之路。展现非遗之美、传扬非遗之最,需要借助大数据和云传播的现代力,需要依靠融媒体和互联网的技术力。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启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对如何在新形势下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具体部署。眼下来看,非遗文化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的风口,在网络直播、网络众筹、O2O销售、VR在线体验等加持下,让“小而美”的非遗,成为网络文化中的热词、成为网络世界里的爆款。
非遗“触网”,这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战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无论是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也好,抑或是增强网民文化自信也罢,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音传播好、将中国非遗文化的故事讲述好,是留住中华文化之根、守住地域文化乡愁的美好情愫。文化部在此前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亦明确提到,要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水平如何提高、手段如何更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一趟高速的便车。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非遗保护与传承,是该有新理念、新路径了。把非遗文化带入千家万户,把非遗产品传向五湖四海,把非遗承续变得简便灵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满树繁花,谁说不会成为凝心聚力、创造创新的“网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