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细石器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不断深化,以中国考古学者为主体,以长期课题为导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考古工作,已逐渐成为中国考古的新常态。
在考古领域,占人类历史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旧石器阶段,是人类起源并扩散最为重要的阶段,而古人类研究及旧石器考古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相同的理论与方法,关注相同的学术问题,使中国考古学更容易走向世界,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
位于东非的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也是“现代人非洲起源说”的重要地区之一。同时,肯尼亚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唯一的支点,是新丝路建设中获得中国资金援助最多的国家。为落实“一带一路”北京峰会精神,做好“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山东大学,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了古人类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项目的长期计划。
按照计划,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于10月4日顺利抵达位于东非肯尼亚裂谷省巴林戈县可瑞玛镇的考古目的地,并将发掘地点正式命名为吉门基石遗址(KimengichSite)。
经三天的调查,考古队发现该遗址大致有3层堆积。上层为细石器堆积,地表可见大量精美的细石器和动物化石。中层属非洲本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采集的石制品有手斧、手镐、刮削器、勒瓦娄瓦石核和石片等。尤其是在底层堆积发现了距今约200万年的早期石制品,有砍砸器、石核和石片,经专家初步推断可能是肯尼亚境内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之一。
经考古队对现有材料综合分析,可初步判断吉门基石遗址文化堆积丰富,研究潜力巨大,是非洲难得一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