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古代都城和建筑的保护已经越来越重视,但是怎样才能把古代城市“活态”地展示给观众?10月11日,亚太地区都城遗址与历史城市保护研讨会在古都郑州开幕,来自省内外文博、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领域议题交流最新发现与研究成果。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和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联合主办,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承办,包括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教授等在内的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国家博物馆、中国考古学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和文博单位的百余专家学者参会。
杭侃在开幕式上表示,亚太地区拥有独特的历史进程与文化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吸引着公众的关注,多样化的文化遗产、历史城市保护课题也面临着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探讨,在郑州举办的此次专题研讨适逢其时,也为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们提供了一个对话的平台。
“我们的城市考古进行了很多年,很多成果弥补了城市和建筑史的大量空白,但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知道的人还是太少。”曾师从梁思成的郭黛姮教授认为,历史城市怎样向公众展示,保护展示和开发利用这对矛盾怎么解决,不仅是考古人和城市管理者面临的课题,也给建筑设计规划领域提出了很多思考空间。她认为,对古城、古建文化的展示来说,复建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有条件的可以复建,但没有条件的也不能硬上,而可以考虑用科技手段去让东西“活”起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邵甬教授则以苏州、平遥、随州等地的正反两面案例指出,历史城市兼具遗产属性和城市属性,因此既要注重保护,警惕打着保护的旗号拆掉历史街区进行商业开发等现象,也要关注可持续发展,要从“人居视角”来考虑历史城市保护,维持古城“活着的遗产”的属性。
著名古建专家、河南省文物局老局长杨焕成研究员也认为,古城和古建的保护应该是活态的,保护是基础和前提,但一定要“活”起来,让市民能够共享保护成果。他特别点出了文物保护与原住民利益之间的尴尬,指出在保护古城和建筑的同时维持社区的宜居性,特别是不能为了保护或者复建传统村落就硬生生地把现有居民迁走,割裂有着历史延续的社区生活性。
此次研讨会为期两天,与会专家也就“郑州商城的建城”“城市博物馆视角下的城市考古与城市遗产”“开封新郑门的当代重生”“安徽明中都遗址的考古与保护”“长沙与常德的城市考古和历史遗产”等14个专题进行交流。会议期间,学者们还将对新密古城寨和郑州商城遗址进行现场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