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杭州市良港遗址的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继承和弘扬我国历史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良港遗址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良渚遗址的保护和管理。
本条例所称良港遗址是指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瓶窑两镇境内的各类良渚文化遗址群落,是经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条 杭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杭州市人民政府组建良港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良港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良港遗址的相关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 杭州市人民政府及当地区、镇人民政府应当把良港遗址的保护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
第五条 良渚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长期规划与分步实施、专业管理与群众保护。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良港遗址的义务,有权制止和检举。控告破坏良渚遗址、盗掘文物及其他有损于良渚遗址保护的行为。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在良渚遗址保护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 保护范围和管理机构
第八条 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的范围设立界桩和标志碑予以公示。需要调整时,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 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
良渚遗址重点保护区,是指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具有较大规模和重大价值的遗址点及其周边的一定区域。
良渚遗址一般保护区,是指重点保护区外的一定区域和各零散遗址点及其周边的一定区域。
第十条 良渚遗址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以外必须控制和保护的区域。
第十一条 杭州市人民政府应在良渚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外划出一定的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用于缓解良渚遗址内生产、生活压力。
第十二条 对良渚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及其外围新发现的文物古迹,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并上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良渚遗址的规划编制和实施;
(二)审核涉及良渚遗址的规划建设项目;
(三)制订并组织实施良渚遗址考古工作规划;
(四)负责良渚遗址的日常保护和管理;
(五)组织良渚遗址内出土文物的征集、收藏和宣传展示工作,开展有关学术研究和交流工作;
(六)其他与良港遗址保护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十四条 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的保护管理工作,应当接受国家、省、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十五条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良渚遗址保护管理经费分别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良港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良渚遗址保护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于良渚遗址的保护,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鼓励国内外社会力量捐助良渚遗址保护事业。
第三章 规划与管理
第十六条 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由杭州市人民政府组织评审后,提交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按程序报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经批准后,良港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在一年内制定分年度工作计划,并及时组织编制完成专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报杭州市人民政府及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 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应当纳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如需修订和完善,应当由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提出方案,报经原批准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
第十八条 对良渚遗址环境风貌应当进行整体保护。良渚遗址的水网、植被、土墩、山体等环境地貌现状不得随意改变。
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禁止从事对遗址和环境造成破坏或污染的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对良渚遗址造成污染的,应当限期治理;对自然和历史环境造成破坏的,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应当进行修复和补救,逐步恢复良渚遗址的自然地貌和生态系统。
第十九条 严格控制改变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内的土地用途,确需改变的,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前应当征得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的同意。
第二十条 禁止在良渚遗址重点保护区内建设一切与遗址保护无关的项目,已建项目应当限期拆除;
禁止在良渚遗址一般保护区内建设与遗址保护、利用无关的项目,已建项目应当分期拆除或整治。
已建项目的拆除或整治,由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安置和补偿。
未经批准,禁止在夯土建筑基址和夯土建筑遗范围内耕作;禁止在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内进行采沙、采石、取土,打井、挖建沟渠池塘、平整和深翻土地等导致遗址地形地貌改变的活动。
第二十一条 良渚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禁止建设危及文物安全的设施。
建设控制地带内禁止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和有碍良渚遗址环境风貌的工程建设项目。禁止设立高压线塔。大型广告物或者其他影响良渚遗址环境风貌的设施。确因国家建设特殊需要必须在良渚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当报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由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组织考古调查、勘探发掘。
建设控制地带内确需建设的民居以及与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其建设选址和建筑设计方案应当经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审核同意,报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建设规划审批手续;
新建民居应严格按照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确定的区域进行建设。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原有民居逐步向规划确定的集中民居点和良渚遗址外迁移,集中民居点的建筑风格应当与良渚遗址相协调。
严格控制良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建筑物的高度和体量。已建与良渚遗址环境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由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组织拆除、迁建或整治,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安置和补偿。
第四章 考古与展示利用
第二十二条 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制订良渚遗址考古工作规划,报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良渚遗址考古工作规划,应当明确良渚遗址考古的长期目标和近期任务。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在制订良港遗址考古工作规划时,应当征求考古工作机构的意见。
第二十三条 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在省、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组织实施良渚遗址考古工作规划。考古发掘项目,由考古发掘单位按法定程序报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应当鼓励有资质的考古工作机构积极参与良渚遗址的保护工作。
非经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良渚遗址内从事遗址勘探、发掘和文物标本采集等活动。
第二十四条 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任何建设项目,应当事先进行考古勘探。配合建设项目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的遗迹应当由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会同建设单位提出处理方案,报请上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如发现重要遗迹,建设项目应当另行选址。
第二十五条 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应当按国家规定的田野发掘规程进行,实行领队负责制,并接受省、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后,考古工作机构应当在三年内完成室内整理,提交发掘报告,并编制出土文物清单,及时移交出土文物和其他记录资料。
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以各种理由不按期移交或私自持有出土文物。
第二十六条 良渚文化博物馆是良渚遗址出土文物的收藏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藏良渚遗址出土文物。良渚文化博物馆应当具备必要的文物保管设施和条件,确保文物安全。
良渚遗址出土文物应当及时向社会公众展示。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良渚遗址内发现文物或者其他遗存,应当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或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持有的良渚遗址出土文物,应当立即上交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
第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海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没收的良渚遗址出土文物,应当妥善保管,并在结案后依法无偿移交给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第二十九条 因保护或者展示良渚遗址所采取的修复、加固措施,应当遵循不改变良渚遗址历史原貌的原则,并确保不对良渚遗址及其历史环境造成破坏。修复或加固良港遗址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措施应当是可逆的。
第三十条 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良渚文化和良渚遗址的研究。鼓励和支持对良渚文化和良渚遗址进行各类宣传活动。
对良渚遗址、考古工地及其出土文物进行拍摄等活动,应当经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登记,并按规定报上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由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安排进行。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未能在规定期限内编制完成专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由市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编制;逾期仍不编制的,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按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改变或不执行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责令限期改正;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对有关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按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可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刻划、涂污遗址保护标志说明,可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二)擅自移动、拆除或除本条第(一)项以外的其他损坏遗址保护标志说明、界桩、其他保护设施的,可处以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并可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在夯土建筑基址和遗迹范围内耕作,可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二)在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擅自采队采石、取土或深翻土地、打井、挖建沟渠池塘、平整土地以及设立高压线、大型广告物、其他影响环境风貌的设施等有损遗址保护的活动,可处以 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在重点保护区内从事上述活动的,从重处罚。
(三)破坏或擅自改变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水网、植被、土墩、山体等环境地貌现状的,可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擅自进行建设的,由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责令其停工,并由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的意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有关规定处理。已改变文物原状的,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盗掘良渚遗址、非法买卖良渚遗址出土文物或者有其他严重破坏良渚遗址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文物考古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考古发掘,不按规定期限提交考古报告,或不及时移交出土文物,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提请相关责任人的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并可暂停该单位在良渚遗址内的发掘工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及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审批程序,违法、越权审批的,应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涉及有关法律、法规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