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伴随着建筑市场开放和现代建造技术快速发展,传统营造技艺日渐式微,面临着传统工匠队伍老化、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历史建筑修复修缮“似是而非”、城乡空间特色湮灭等严峻问题。因此,加强保护和传承江苏传统建筑和园林刻不容缓。
那么具体如何保护、传承呢?据介绍,江苏将要运用现代数字化网络传播,建设“江苏古建园林营造数字博物馆”。未来,我们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PC网站、微网站等平台欣赏到美丽的园林。同时,还要搭建江苏传统营造技艺集中展示、科普宣传、学术研讨的在线平台,信息交流与教学培训的互动式社区和社会大众参与交互的创新空间。
此前,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进藏身在北京故宫老旧院落中的文物保护部门,未来,我们可能还将看到关于江苏园林的匠人登上银幕。本次的文件表示,要组织抢救性记录。通过组织拍摄江苏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设计大师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的访谈和工作实景,抢救性、原真性地记录江苏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发展的历史脉络,解析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工法与特色,展现江苏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构造机理、传统营造技艺、古建园林艺术等。
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一批与时间搏斗的修复师们曾坦言,自己对传承、生涯规划曾有的彷徨与不安,工匠的队伍需要不断扩大、传承。对此,本次的文件中也表明,要重视乡土人才培养,健全和完善传统营造工匠的专业培训、等级认定、业绩考核的长效激励保障机制。
同时,还要加大对传统建筑技艺传承人的抢救保护力度,重塑和推广“师带徒”模式,在设计施工、工程咨询、学术研究、交流培训等方面积极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到2020年,江苏将建立一批从事研究、教学和培训的专业基地,优化完善一批制度标准,培养造就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乡土人才。
此外,住建部门还表示,要开展系列专题研究。引导企业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管理水平,推广“营造技艺传承人领衔+专业工匠”的施工模式。还将完善古建园林企业管理办法,推行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工程总承包制,实现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