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非遗传承人将打破“终身制”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0-31 13:32:45  来源:齐鲁壹点(山东)
核心提示:明年9月,济南将举办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从2006年至今,济南的非遗评选已走过11年,选出了6批共282个市级非遗项目及4批111个代表性传承人。这些非遗涵盖了从民间传说到手工技艺,传承着济南厚重的文化风采。
  明年9月,济南将举办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从2006年至今,济南的非遗评选已走过11年,选出了6批共282个市级非遗项目及4批111个代表性传承人。这些非遗涵盖了从民间传说到手工技艺,传承着济南厚重的文化风采。

  282个市级非遗,长清区占比最多

  济南已评出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82个市级非遗项目,省级非遗项目5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有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民俗等十大类,其中传统技艺类占比最多,传统音乐类数量最少。

  纵观非遗名录,济南的非遗数量在全省一直排在前列,市级非遗项目每批都有三四十项,省级非遗每一批也都会入选,去年就有10项,但国家级项目却自2008年一次性入选5个国家级非遗后再无音讯。


  济南市非遗保护中心李梅海书记称,原因在于国家级非遗项目标准不断提高,且近两年都没有选拔。“国家级项目要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的影响,要有清晰的传承脉络,比如我们的商河鼓子秧歌、吕剧和济南皮影戏都是有较高知名度的,长期流布又保存完整的项目。”

  据了解,济南曾想将民间文学大舜传说申报为国家级非遗但一直未果,“这是项非常有代表性的非遗,或许由于材料问题才未能申报上。”李梅海说,但只要有申请国家非遗的机会都会参加。

  各区县也都有自己的非遗名录,七区三县中,长清区是占有市级非遗数量最多的一个,共有39项。“我们区的非遗项目类别以民间传说为主,例如孟姜女哭长城、扁鹊传说、五股穿心柏传说。”长清区文化馆工作人员称,长清区的民间传说有十几项,单第二批市级非遗就占了11个,这与长清悠久的历史有关。

  传承三代才可参选,评审程序严格

  要成为济南市的非遗项目,最关键条件是传承有序。“一般要求至少三代传承,加起来也差不多百年时间。”李梅海说。近几年刚学会的或从外地学来的非遗技艺一般无法选为本地非遗。

  刘派修脚技艺传人刘晓芹曾给记者看过她的非遗申报书,除了要写明这一民间技艺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内容外,传承谱系必不可少,从1936年在铭新池做修脚师傅的曾祖父起至今,刘晓芹家的非遗虽不过百年但已传承4代。


  想要获评济南市级非遗,需要先通过各区县往上推荐。市非遗保护中心先对材料进行审查,然后由5到7名的专家组筛选,最后召开专家评审会后,项目通过后予以公示。

  其实各区县也有各自评选的非遗名单,只会在区政府网站上公布,传播范围较小。但区级非遗评选却比市级多了几道程序,就是普查和实地走访。

  材料需要先报区一级审核再申请区级非遗项目,召开专家评审会后就可以公示。区级项目申报市级时若不符合要求,市级层面会出具意见,可来年再报,也有些不具代表性的非遗便不能再报了。济南非遗已增加至282项,相声也是其中之一。

  保护不力要退出,非遗管理办法要出台

  济南市级非遗评选一般隔年一次,但并非定期,视非遗发现的数量而定,也有一年选一次的时候。每一批非遗评选必将有淘汰的项目,但近年淘汰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多了起来,如七八十个报名的项目,有可能只有三四十个留了下来。这一趋势也源于近年“非遗申报热”的逐渐升温。

  李梅海说,在进行济南第一、二批非遗评选时,由于公众的不了解,他们得挨个登门做工作,劝说对方评非遗。直到第三、四批非遗评选时,济南人申报非遗的积极性才起来,但申报质量渐渐良莠不齐。曾经申报的多数能评上,如今申报的多评上的少。“要选择有影响力的且传承百年的非遗,本就是越来越难找,何况如今评审的法规和流程越来越严格。”

  目前济南市非遗评选参考的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与《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但不久后也将专门出台一项传承人和项目的认定管理办法,目前已形成讨论稿。济南市文广新局非遗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项办法或许会加入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退出机制,非遗传承人或将打破“终身制”。“现在从国家到区级层面都反映非遗不能只有入没有出,所以应该考虑对传承保护不力的项目建立退出机制,这也是对国家资源的负责。不过还要等国家或省层面的退出机制完善后,再一起与非遗的认定管理办法推出。”
 
 
标签: 非遗

本文标题: 济南非遗传承人将打破“终身制”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271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