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说唱”带入世界非遗舞台,赫哲族做到了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1-01 10:38:03  来源:世界遗产
核心提示:赫哲族是黑龙江独有民族,新中国成立初期,赫哲族只有不到300人,濒临种族灭绝的境地。

  赫哲族是黑龙江独有民族,新中国成立初期,赫哲族只有不到300人,濒临种族灭绝的境地。


  赫哲族主要聚居于黑龙江省境内的“三乡一村”,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民族乡、八岔赫哲族民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民族乡和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赫哲族民族村。


  2011年11月23日,赫哲族伊玛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七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

QQ截图20171101104114


  史诗性传统说唱艺术


  伊玛堪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种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它的讲述与演唱相结合,无乐器伴奏。伊玛堪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以说为主,表演的是长篇伊玛堪。优秀的伊玛堪艺人可以连续说唱一二十天;“小唱”以唱为主,讲述小故事。伊玛堪由一个人表演,赫哲族人称伊玛堪讲唱人为“伊玛卡乞玛发”,或叫“伊玛堪奈”。


  赫哲族伊玛堪形成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具有鲜明的渔猎文化和地域特征。长篇代表性作品较真切地记录了部落之间的征服与反征服、掠夺与反掠夺,以及血亲复仇一类的历史内容。


  中、短篇主要讲述赫哲族渔猎生活、风土人情和爱情故事等,还有一些讲述萨满求神、降妖伏魔的故事等。现已明确采录下来的伊玛堪近50余部,代表性作品有《安徒莫日根》《香叟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等。

QQ截图20171101104136


  伊玛堪是赫哲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象征,是赫哲族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人文习俗等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活标本”。


  在传唱兴盛时期,伊玛堪是赫哲族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已故著名歌手葛德胜曾说:“唱伊玛堪是平常的事,哪家有红白喜事,不管老的少的,成宿地唱呀讲呀”;“有时打猎回来,晚上人们又围坐到一起,喝酒啊,跳啊,说唱伊玛堪,一唱半夜一宿的”;“而且平常习惯,拿点酒到哪家去,也有不拿酒的,大伙儿转圈喝酒,讲啊唱啊伊玛堪,有时还摔跤,摔一会回来还唱,也是通宵达旦。”。


  这一系列生动的生活情景,形象地展示了赫哲族人与伊玛堪的紧密关系。可以说在历史中,伊玛堪与赫哲族人的生活如影随形,渗透到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当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却已经没有一位歌手能够讲唱一部完整的伊玛堪大唱,只有几位能够说唱片段,伊玛堪歌手的讲唱活动与时代渐行渐远,这不能不说是这个民族的遗憾,也是世界文化史的遗憾。


QQ截图20171101104124


  不断壮大的传承队伍


  2006年,赫哲族伊玛堪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在多方培养下,伊玛堪已经有6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吴明新、吴宝臣为国家级传承人,尤文凤、尤文兰、葛玉霞、尤秀云为省级传承人。


  尤文凤是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葛玉霞是赫哲族萨满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对赫哲族传统习俗礼仪较为了解、熟悉,在传承过程中,能够充分尊重本民族习俗礼仪。


  目前赫哲族伊玛堪的存续状态明显好转,一部完整的“大唱”《希特莫日根》基本恢复。然而,赫哲民族语言正处于一种自然消亡状态。赫哲语在赫哲族民众中的逐步消失,是导致伊玛堪失传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赫哲语言一旦消亡,伊玛堪就彻底失去了传承的载体,必将与之一起消亡。而伊玛堪传习所在传习伊玛堪同时,也大力进行赫哲语教学。

 
标签: 非遗

本文标题: 将传统“说唱”带入世界非遗舞台,赫哲族做到了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272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