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基础投资建设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全球十大建设工程企业,中国占了六家。尽管投资、技术、施工都是中国的,但大部分国家的施工标准规范,却更愿意使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
无论是从工程背景,还是中国的大国地位来看,这肯定是极不协调的。由此可见,和投资、技术的输出相比,文化的输出更难,也更重要!那么,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到底应该如何破局?
10月27日,在上海市建筑学会年会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合作与建筑师的使命论坛上,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就“中国建筑如何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发表了一场生动的演讲,他的回答让每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振奋!
1.不要改造厕所间了,你们应该到中国去!
伍江说,大约十五六年以前,他参加哈佛大学的一次研讨会,正好碰上该校的主要领导和教授在研讨学校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发展方向。
哈佛大学的学科教学计划,那肯定是世界建筑行业的未来方向。伍江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提出质疑,他认为自己对全球建筑问题的现状没有把握,对美国也不是足够了解。
但是,当听到他们讨论的内容时,伍江开始不淡定了。于是他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很震惊的问题。
他说,哈佛建筑设计研究院有着来自全世界各地最好的学生,最好的老师,毕业生也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好的。为什么你们却要把学生培养得兴趣都在设计楼梯间、屋顶加层、厕所间改造上面?
即便在当时的中国建筑学院看来,这也确实是太小儿科了。他认为在哈佛这样的世界顶尖学府,这简直是太没有时代责任感了,有愧哈佛的精神。不禁让人生疑:美国人拯救世界的雄心壮志到哪儿去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惊讶,于是忍不住问道:那我们的学生应该干什么呢?
伍江说:到中国去啊!2000年的中国,那可是全球最大的工地,全球70%的起重机在中国,你们为什么不去啊!
如果这种厕所间、楼梯间改造成为设计师的主流兴趣,整个西方的建筑学术研究也太不入流了。一名哈佛毕业的建筑设计师研究这个东西,岂不是太没出息了?
他们接受了伍江的说法,所以后来一直都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
2.不了解中国建筑的哈佛毕业生是有缺陷的!
2016年9月14日,中国建筑展览走进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研究生院。60名建筑师的60件建筑作品,现场效果还是比较轰动的。中国的建筑师能在这里做个展示,意味着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其中,同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副院长李翔宁,他后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无海外留学经历的哈佛大学建筑课程主讲老师。
原本他不想去讲,但是校方却希望他可以多讲几年,最好是一直讲下去;还通过伍江去给他做工作,最终把他的课程纳入了哈佛的课堂。
为什么哈佛大学那么强烈地希望他能去讲这个课?
因为这个课真的很重要,不仅是因为他讲的好,更重要的是,他讲的是中国当代建筑发展。
对哈佛大学这样的顶级学府来说,如果他们的建筑学院课程体系里没有对中国当代建筑有所了解的话,他们会认为毕业生是有缺陷的。
中国那么大,有那么多的建筑,你怎么能什么都不知道?
3.这栋楼一建好就把儿女送到中国去
下面是中国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这栋楼建成以后,得到了几乎所有非洲人的赞扬。
伍江说,当然算是做得不错的,很用心,施工也很考究。如果拿到中国来也是座不错的建筑,但是跟中国任何一个比较好的工程放在一起,也没什么两样。尤其是放在上海,能不能拿到建筑学会的金奖,都是个很难的问题。
但为什么在这个地方那么好?因为他们真的是把当地的设计、施工、建造质量水平提高了。
在此之前,这个地方还有很多其他国家援建的建筑。对面就是老的非盟中心建筑,有德国的、法国的、加拿大的、还有日本的。中国过去搞建设的时候,他们舍不得拆掉原来的那些建筑,就让我们在对面新建。没想到等这新非盟会议中心一建好,他们就开始天天在那里讲,什么时候把原来那几栋拆了。
这栋建筑在非洲的影响力极大,给了非洲人一种自豪,因为他们觉得非洲终于有了跟欧洲、中国一样好的建筑。
很有意思的是,这个项目负责工程和对外的是一名埃塞俄比亚人。项目结束以后不久,他就把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送到中国来留学。
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中国给他们的东西好。
4.中国已经走遍世界,文化却没走多远
由此可见,当今世界对中国的需求是巨大的。尽管中国投资建设已经遍布世界,但是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却仍然是十分有限。
几千年来,中国建筑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对全人类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建筑是人类文化非常好的载体,所以对于建筑设计来说,是带有很强的文化艺术性。
因此,中国力量在全球蔓延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市场拓展的问题,投资氛围的问题,或者是能赚多少钱的问题,还有文化影响力的问题。
而近代的中国,因为经济、科学技术落后,导致我们文化输出能力的减弱,甚至消失。今天,我们建筑师之所以还要坐下来谈走向世界的问题,恰恰就是这个问题的延伸。
按道理说,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文化不存在走不走向世界的问题,但是为什么走不出去?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到处充斥着快速的、粗线条的、低水平的、粗制滥造的建筑设计,那么大的建造量,有几个在世界文明史、中国文明史上,能够真正留下来?不是没有,是不多。所以,我们文化的说服能力,被我们自己给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