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的建筑学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1-09 13:26:38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核心提示: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祖籍山西,成长于新疆、北京、西安。1981年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1988年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建筑学硕士学位。
9cadd417-fe9f-467d-bb13-3115d261b396

  人物名片

  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祖籍山西,成长于新疆、北京、西安。1981年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1988年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12年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2014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6年入选长江学者。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自2012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以后,王澍这位早被业界推崇的建筑师,开始备受公众瞩目。谈起获奖对他的生活影响,他笑称:“比如校园里经常会有世界各地来的人等着我,很尴尬。但也有帮助,原因是我做的建筑有不一样的地方,即使是同我趣味相投的业主,也经常满腹狐疑,但获奖之后怀疑明显减少了。”

  2001年,中国美院的建筑专业刚重建,只有王澍一个教师带着20个学生。今天,昔日的建筑专业早已扩大为建筑学院,而他所开展的实验建筑教学改革,经历多年努力,4月9日以一场在中国美院美术馆拉开帷幕的“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进行了一次全面展示。而同期密集举行的为期三天的“重返现实——建筑教育领导者论坛及系列专题讲座”,又广邀数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及评委,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筑学院院长或教授等建筑领域的理论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实践先锋,围绕建筑不断实验的可能性、多样性进行思考,共同探讨建筑教育实验的现状与未来、建筑实验的边缘与边界、建筑实验的多样性等主题。

  在论坛间隙,王澍接受中国文化报采访,就中国建筑教学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追问和展望。


  改变建筑教学的现状

  你重建建筑学院,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王澍:中国的建筑教育是公众不了解的,在工科大学里有,在美院里也有。但是实际上,工科大学里的建筑学院都是美术学院,所有的教育模本都是上世纪20年代,从美国转进口的巴黎美术学校的建筑教育。这就是中国建筑教育非常诡异的地方,所有的工科大学里的建筑教育,都是美术学院式的建筑教育,然后逐渐僵化,变得没有生气,没有创造性。但还一直沿袭。

  建筑教学是个很复杂的综合的事情,因为要解决诸多问题,还有学生就业等很现实的考虑。所以到最后会形成一整套话语,很难破除。但甚至连真正意义的建筑师都培养不出来,不仅是没有创造性、没有思想性,也没有本土特征,文化身份完全丧失,在商业化的浪潮里与房地产商形成共谋关系。这就是中国建筑师的现状,已经形成又很难改变。

  我当时有一系列的问题要寻求答案。第一,为什么有全世界最大建造量的中国,几乎就没有创造性的城市建筑。第二,这么多的建筑中,几乎很难发现有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新建筑。第三,我们有这么多的建筑学院,评出了这么多的“大师”,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学培养不出真正的大师。

  如果再追问的话,整个中国的建筑文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土崩瓦解,完全崩溃的时候,为什么建筑界在公共平台上几乎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没有质疑、没有愤怒、没有反对、没有反抗?整个社会经济被房地产绑架和裹挟的时候,为什么建筑师几乎集体沉沦和堕落在这样的氛围之中?

  我们建筑学院的教学,就是想从根本上,全系统地摧毁、改变这个现状。我经常对学生说,如果想做大师,成功率很低。但我们不只是培养大师,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面对中国今天的社会问题,能够做比较好的设计,帮助社会解决问题的人。这之中会不会出大师,不是由我们能决定的,但是我们要把基础的前提教给他,没有这些前提就不可能产生大师。我们要教的是学生走出校园后,不可能再学的内容,如他的人文情怀、价值观、观察能力等,具体的实用的东西,毕业后还可以在设计院、事务所里会去补全。很多大学在这方面是认识不清的,不清楚大学到底该教什么。


  教育是为未来而办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建筑学院的学生,必然会经历犹豫和迷茫。你曾经说人需要迷路,你的迷路是什么状态?

  王澍:我们的学生看似做了很多不相干的事,比如阅读和写作,这也是我们学院的特点吧。我们的毕业设计,有个小组两个月都在写小说。但是你会发现,学生有很丰富的想象,而且学会了叙事。建筑和生活相关,建筑是能叙事的。大部分的建筑师是不懂这个的,认识不到就不会自觉,批判性就不可能产生。

  当然,他们就业后一定会经历痛苦纠结,我希望有些幸存者能够幸存下来。我们办教育是为未来而办,我们要为未来留下希望,留下一些人来思考这些问题,才可能在残酷的现实中搏斗、幸存。有少数人能够坚持下来,这个教育就成功了。

  我从1992年到2000年之间,是让自己迷路用的,那时停薪留职,天天在社会上晃荡,没什么正事可干。尽管我一直在叛逆,一直在批判,但我原来受到的大学教育对我的影响依然很重。那套专业教育与现实、与中国的传统没有关系,这让我很困惑,我原来学的不能够支撑我想要发现的东西。我就要想办法把它忘掉。所以我花了七八年时间,以迷路的状态,去忘记我曾经学了12年的东西。那时就爬山、喝茶、陪太太逛街,在家里做家务,就是各种生活琐事。回复到一个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状态。

  因为还要生活,中间也干了很多小零活,做了很多一般意义上称之为装修的工作。但是我把它界定为建筑工作,因为我是用地道的建筑语言做。而且不仅做设计,还包施工,因为我想知道这件事从头到尾是怎么运作的。我没有经营能力,没有学会偷工减料,尽管每一个工程我都在亏损,但对我来说这是建筑学的原则,必须要实现。同时也积累了特别好的经验,每一根钉子怎么敲进去的我都清楚。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的胆子那么大,作品里的那种实验性,一般的建筑师对材料和施工没有足够的了解,是不敢做的。就像我对学生说的,一把土捧在手里和写在纸上感觉是不一样的。

  保持实验状态不僵化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最突出的学术特征是什么?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最突出的学术特征,我想应该是它一直坚定推动的“实验建筑”教学改革运动。如果要问,这个教学探索的根本特点是不是它所强调的批判性的地方性?我想,当然是,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批判面对现实的实验性、开放性和彻底性,归根结底,是思想的独立性,没有实验性和彻底性,这种批判就毫无意义。如果要问,在艺术学院办建筑教育,是不是为了弥补中国固有建筑教育艺术训练的不足,或者是作为理工科建筑教育的一种补充,我想,长期的事实已经证明,认为建筑教育是工程与艺术的简单相加的想法注定没有出路。今天建筑教学的挑战在于,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建筑如何不迷失自己的本体,建筑如何意识到它天然具有的当代实验艺术的使命,建筑学教育与其说缺艺术,不如说缺思想,而美术学院多少更自由一些的空气,使得一种完全不同的建筑教育的可能性可能在这里发生。

  这个时代的中国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时间过得飞快,从我2000年应许江院长邀约返回杭州,已经过去16年;从2001年创办建筑艺术专业,将1952年中断的建筑学科血脉重续,已经过去15年;从2003年重建建筑艺术系,已经过去13年;从2007年成立建筑艺术学院,包括建筑、城市、景观、环艺四个系,也已经过去9年。本次展览尽管以建筑学院成立十周年为契机,但这条实验建筑的教学线索实际上开始于2002年,建筑艺术专业四年制第一届的第一个专业设计课程。另一个节点是2003年,那一年,我和陆文宇老师共同起草了第一份“实验建筑”本科五年制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如果要问,在这种探索中什么最难,我想,是如何不让探索的锐气被磨损,如何不让自己在现实的妥协中变质,这就是我为什么会说:实验建筑当然是一种挑战正统的努力,但却是不想变成新的正统的努力!也就是为什么,我将这个展览命名为“不断实验”的原因。

  开创一种当代本土建筑教学的新体系,是一个很难的工作,而要让这个体系始终保持探索活力,是更难的工作。十几年下来,我觉得在建筑艺术学院,新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教师也是最强的配备。但基本形成和完善还差得远,而要想完善,要想在完善中求深度和高度,就必须不能浮躁,必须不断返回建筑学思考的基本面。

  如果说学院有什么让我最安慰,我觉得是你每次走进建筑学院就会觉得有一种特殊的精神在那里,它的状态始终是不僵化的。
 
标签: 建筑

本文标题: 王澍: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的建筑学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283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