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传承丨让“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1-10 11:29:07  来源:环球网
核心提示:安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遗科科长邓敏介绍说,近几年,贵州省、安顺市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目前,安顺市已成功申报9项10处国家级非遗项目、50项省级非遗项目和147项市级非遗项目。

  一直以来,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创新发展,贵州省都不遗余力地积极推进。近年来,安顺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并在安顺市委宣传部、市妇女联合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业界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发展路径。


  积极推进非遗文化传承


  安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遗科科长邓敏介绍说,近几年,贵州省、安顺市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目前,安顺市已成功申报9项10处国家级非遗项目、50项省级非遗项目和147项市级非遗项目。


  她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是传承人,因此,一直以来,安顺市对这些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申报非常重视,希望借此扩大传承队伍、树立行业典型,将非遗传承工作认真落实。截至目前,安顺市已经成功申报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计92人,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4人(2人已故),省级29人,市级61人。每年各级政府都会对这些传承人发放补助资金,用于对其个人及其工艺的保护和扶持。

timg (3)


  为配合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工作,安顺市还专门建设了多个文化基地,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4个,市级22个,专门作为非遗文化的展览展示、教学及研究场所。


  此外,安顺市还进一步加强对传承人的培训力度,多次组织非遗传承人赴各地研修、研学,使该队伍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符合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更高要求。据介绍,自开展培训以来,安顺市已经派出20多名非遗文化传承人前往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东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学习深造,一方面加强修为、提升技能,一方面开拓眼界、积累经验,加强产品创新能力和对接市场能力,为安顺的非遗文化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旅游成为传承的重要阵地


  “我们常说,‘旅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没有文化内涵作支撑的旅游走不远。因此,近年来,我们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逐渐将文化注入作为重点,努力讲好文化故事、情感故事,为游客打造一个‘心向往之’的优秀旅游城市。”安顺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剪艳罗加说,在全域旅游、大众休闲时代,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逐渐提高,正从观光游览向休闲体验转变。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转变做法,让特色文化和旅游业充分融合,让文化成为旅游的重要吸引物。


  为此,安顺各景区加强对文化,尤其是独具安顺特色的非遗文化的挖掘,在景观中适当加入传统文化故事、元素,丰富游览内涵。


  如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景区内植入了西游漫道、科普馆等,增加游览的趣味性;龙宫景区新建龙宫别院、龙吟台等以龙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设施,充分展示龙文化……此外,格凸河景区、天龙屯堡景区等安顺一些知名景区景点,也充分挖掘特色文化、打造旅游演艺、开发旅游商品,将非遗文化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积极构建“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方位服务、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带给游客非凡的旅游体验。


  对于以旅游为载体、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路,周蓉十分赞同。她表示,应该抓好“锦绣计划+”行动,积极推进“锦绣计划”与新型城镇化、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推进妇女手工与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屯堡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农、旅一体化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业转型升级,发挥两者1+1>2的综合效应。

timg (4)


  近几年,安顺积极建设文旅产业综合体,打造了普定县白岩镇阿宝塘村、镇宁自治县环翠街道办事处高荡村、开发区三合苗寨等具有传承民族手工技艺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文化+旅游”效应逐步显现;通过广搭赛会平台,如举办旅游发展大会、手工制品大赛、展销会等,宣传、推介安顺妇女特色手工制品,提高安顺非遗文化产品的知名度,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强力推动了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大力推行‘锦绣计划’、助推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安顺妇女特色手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让政策落地、让百姓致富、让社会和谐,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相统一。”周蓉说。

 
标签: 非遗文化传承

本文标题: 非遗文化传承丨让“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284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