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力阻“非遗”断代 少数民族文化蓬勃发展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1-28 10:20: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核心提示:在新疆库车县第八中学的陶艺兴趣班上,孩子们低着头,不停拿捏着泥胎,吐尔逊·玉山则在旁边安静地看着,不时地动手指导孩子们。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当地土陶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一年前,吐尔逊·玉山受邀到学校教授孩子们土陶技艺。吐尔逊·玉山告诉记者,他14岁跟父亲学艺,制作的土陶器以壶、罐、碗等生活用品为主,民族和地域风格突出。“我们很多老一辈的东西,面临失传的风险,我想让我们的下一代熟知,更好地传承下去。”

QQ截图20171128144109

  新疆艺术研究所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汪菁介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工作开展十余年来,一直都在做搜集、整理、申报的工作。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重心从申报转移到传承和保护。

  “近年来,新疆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专项资金的拨付,鼓励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授徒传艺,包括一些年轻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汪菁说。

  近日,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新疆大学维吾尔族刺绣(首期)开班,来自喀什地区和吐鲁番市的50名学员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培训。通过国语基础课、文化理论课、参观考察课、听取传承人讲座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与实践,让学员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技艺。

  据悉,自2015年以来,新疆文化厅联合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举办了11期共660人次的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花毡、刺绣传承人群培训,全面提高了“非遗”普通从业者,特别是中青年传承人的文化素养、学习和领悟能力。

  新疆部分高校近年来也陆续开设了“非遗”学历教育,各地在基础教育教材中增加了“非遗”内容的比重,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

  截至目前,新疆公布了435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83项入选国家级名录、293项入选自治区级名录,共认定了610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标签: 非遗

本文标题: 新疆力阻“非遗”断代 少数民族文化蓬勃发展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309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